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 16 地球的自转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7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
    A . 顺时针方向 B . 自西向东 C . 逆时针方向 D . 自东向西
  • 2. 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将西升东落 B . 月亮仍东升西落 C . 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 D . 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 3. 下列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晨昏圈与经线重合 B . 晨昏圈与纬线平行 C . 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 D . 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
  • 4. 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 B . 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 C . 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 D . 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
  • 5.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场景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去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形成的有( )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地球上有昼、夜半球③地球仪上有经纬线④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弧ABC是晨线 B . 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C .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长夜短的现象 D . A点从白天进入夜晚
  • 8. (2022·余杭模拟) 下列现象: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其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⑥ D . ①③⑥
  • 9. (2022七下·义乌开学考)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0. (2021七下·仙居期末) 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 昼夜交替 B . 季节变化 C . 日食 D . 昼夜长短变化
二、填空题
  • 11. 读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 (2) 图中EBF线为(填“晨”或“昏”)线。
    3.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4. (4) 此时,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白昼最长的是
  • 1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相应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 (2) 图中太阳光直射在(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为(季节)。
    3. (3) 图中下列直线表示赤道的是      
      A . AB线 B . CD线 C . EF线 D . NS线
    4. (4) 一年中,杭州市正午太阳夏至日升的高度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的高度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如图为杭州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 13.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 (1)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
    2. (2) 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既不, 又不,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背着太阳的一半为,于是有了昼夜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约小时),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这就产生了现象。
  • 14. 晨昏线(圈)
    1. (1) 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线(圈),它由构成。
    2. (2)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反之是
  • 15. 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填字母)。
      A . 自东向西 B . 自西向东 C . 自南向北 D . 自北向南
    2. (2)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填字母)。
      A . 昼夜现象 B . 昼夜更替现象 C . 四季变化 D . 昼夜长短变化
    3. (3)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填字母)。
      A . 一年 B . 一月 C . 一周 D . 一天
三、实验探究题
  • 16. 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2. (2) 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3. (3)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填字母序号)。
  • 17. (2021七下·丽水期末) 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火柴梗模拟“人”: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

    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

    1. (1) 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2. (2) 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
    3. (3) 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四、解答题
  • 18. 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 (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小时。
    2. (2) 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
    3. (3) 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现象。
  • 19. (2020七下·长兴期末)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约24小时、公转一圈约365天(1年)。根据地球运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图一表示地球的公转,图二表示地球的自转,图一中的 点与图二光照情况相吻合。
    2. (2)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二中的①地——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每年总有段时间看不到太阳

      B.图二中的②地——我们这里终年炎热,有时阳光会直射井底

      C.图二中的③地——我们这里3、4月份春暖花开,景色宜人

    3. (3) 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仿照A时刻描述,图中方框内B时刻的描述是:
  • 20. (2020七下·诸暨期末) 读下面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 (1) 当光照情况如图一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二中的( )处。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2. (2) 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日期为前后;要使诸暨地区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日的楼影为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