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8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抗体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B . 蛋白质和核酸在细胞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 C . 糖原、脂质、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D . 细胞中运输各种离子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 2.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C .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均降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许多变化 D . 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 3.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婚前检查不属于优生措施 B . 胎儿的性别可通过羊膜腔穿刺进行确定 C . 早孕期接触致畸剂是形成畸形胎的遗传因素 D . 新出生婴儿和儿童易表现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 4.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十分广泛,下列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喜热恶寒 B . 喜怒无常 C . 耗氧量增加 D . 血中胆固醇含量常偏低
  • 5. 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集群分布的原因主要有:①资源分布不均匀;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蚯蚓因趋湿性形成集群分布,属于原因① B . 沙漠植物因争夺水分形成集群分布,属于原因① C . 雪松和橡树常形成集群分布,与原因②密切相关 D . 人类在地球表面呈集群分布,与原因③密切相关
  • 6.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保证 B . 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 .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越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D . 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
  • 7. 下列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B . 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均匀分布以便涂布 C . 对含有尿素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降低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与温度 D . 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这些操作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 8.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豌豆自交实验要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 C . 测交结果不能反映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 D . 孟德尔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
  • 9. 质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有序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质膜上的受体 B . 磷脂、糖脂等脂类化合物可存在于质膜中 C . 膜蛋白在质膜上分布的差异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D . 磷脂和蛋白质位置不固定使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 10.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人体内四种不同的体液。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只有在甲内可能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 .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乙和丙中 C . 乙到丁的过程受阻可引起组织水肿 D . 甲、丁可分别表示肌细胞的细胞内液、淋巴
  • 11. 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提取色素时,研磨应充分、细致而缓慢,力求提取更多色素 B . 将研磨液倒入小玻璃漏斗时,应在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纱布 C . 若收集的滤液呈淡绿色,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D . 色素分离后,滤纸条最上方是胡萝卜素,说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 12. 生活在马来西亚雨林里的一种枯叶螳螂,翅膀和背板都形似枯叶,利于其躲避天敌和捕食。下面对枯叶螳螂这一物种形成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枯叶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导致其发生了不定向变异 B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枯叶螳螂个体从而导致其发生适应性进化 C . 枯叶螳螂的形态是其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D . 枯叶螳螂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 13. 1953年,Howard和Pelc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苗,然后于不同时间取根尖做放射自显影。根据实验结果,将细胞周期划分为4个时期:G1期、S期、G2期和M期。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都由这4个时期构成。有些细胞发生分化后会暂时停止细胞分裂,长期处于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这些细胞称之为Go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间隙期细胞虽暂时离开细胞周期,但仍能进行新陈代谢 B . 不同生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度及比例肯定各不相同 C . 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正常活动,保证了核DNA的均分 D . 生物的体细胞包括持续分裂的细胞和高度分化丧失分裂能力的细胞
  • 14. 人体的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膝反射的完成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 传出神经元与伸肌之间可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 C . 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条件适宜依然能发生膝反射 D . 适宜强度敲击膝盖下方,a处释放的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 15. 防止杂菌污染和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也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和试管中时必须使用三角漏斗 B . 接种环在划线前后都要进行灼烧并立即划线以免灭菌失效 C . 无菌技术只能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 D . 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高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时计时
  • 16. 野生果蝇的某条染色体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上述变异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①和② B . 果蝇条形棒眼的出现与变异类型②有关 C . ①②③变异结果分别是基因的数目减少、数目增加、排列顺序改变 D . ②中重复片段O可来自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 17. 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至少有15处突变,奥密克戎毒株至少有32处突变,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畸变 B . 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可以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C . 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 D .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18.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32P标记组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 B . 噬菌体的壳体蛋白是由细菌控制合成的 C .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核苷酸种类数不变 D . 实验中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 19.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对细胞内折叠错误和受损的蛋白质、衰老的细胞器等进行降解,降解后的物质可再利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的膜上有质子泵,不断将H+泵入溶酶体内,维持酸性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可能会在核糖体内发生蛋白质的错误折叠 B . 若少量溶酶体破裂,多种水解酶溢出会破坏整个细胞 C . 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内的细胞自噬过程会明显加强 D . 酵母菌、乳酸菌等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自噬意味着个体的死亡
  • 20.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采用标志重捕法能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B . 影响“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 C . 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的大量生长,使沉水植物由于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影响 D . 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21.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M表示腺苷,N表示核糖 B . 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涉及“ATP充电” C . 食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为“ATP充电” D . 肝脏中乳酸再生成葡萄糖不需要“ATP放能”
  • 22. 1958年,科学家将DNA被15N全部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一代)转入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分别取完成一次细胞分裂的细菌(第二代)和完成两次细胞分裂的细菌(第三代),提取其DNA并做离心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采用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 B . 提取DNA后离心是为了排除蛋白质、RNA等含氮物质的干扰 C . 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时,可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D . 通过观察第二代细菌的DNA条带分布,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 23.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卵裂时卵裂球及其细胞的体积均变小 B . 分割的胚胎或细胞可直接移植给受体 C . 可采用饲喂激素的方法促进良种母畜超数排卵 D . 克隆蛙可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获得
  • 24. 赤霉素(GA)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信号转导途径如图所示,GA与GID1结合可以活化SC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霉素可由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合成 B . 外施赤霉素对GA受体缺失突变体茎的伸长不起作用 C . 水稻种子萌发时GID1的表达量可能会增加 D . DELLA蛋白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 25. Per1基因是人体内生物节律分子振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机体的其他生理、生化活动。假设Per1基因含有Q个碱基,其中含有P个胸腺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Perl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可能不影响生物节律 B . Per1基因进行第n次复制消耗胞嘧啶2n-1(Q-P)个 C . Per1基因转录形成RNA产物的过程属于基因表达 D . Perl基因转录形成的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肽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 26. 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人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现如今已成为多种鸟类生存的乐园。回答下列问题。
    1. (1) 荒漠化现象的出现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填“未发生改变”或“变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2. (2) 在治理荒漠时进行覆土处理可以缩短演替时间,是因为
    3. (3) 调查发现某种鸟大约只有200只,若再投放200只,则与之前相比,其K值,将原因是
    4. (4) 在该人工林中,大气CO2的含量通常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与植物的直接相关。当该人工林演替到顶极时,净生产量几乎为零,是因为
  • 27. 图1为某高等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G表示物质)。为研究高温对不同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种植物从25℃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停止供应物质F,短时间内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会(填“增加”或“不变”或“下降”)。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能够检测出180的是糖类和(用图1中字母回答)。
    2. (2) 卡尔文循环中三碳酸的还原需要光反应产生的(用图1中字母回答)提供能量。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ATP的转移途径是
    3. (3) 据图2可知,甲、乙、丙三种植物中,适合在高温环境中生长的是植物。高温会V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4. (4) 图2中,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填“光反应”或“碳反应”)的影响。与乙植物相比,丙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 28. 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花色红花和白花受等位基因A、a控制;茎长受B(高茎)、B(中茎)、b(矮茎)3个基因控制,B对B、b为完全显性,B对b为完全显性,某种茎长基因型胚胎致死。现将一对高茎红花植株个体杂交,产生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取F1中茎红花随机交配,F2矮茎红花个体占7/32。

    性别

    F1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株

    42高茎红花雌株、18中茎红花雌株

    雄株

    21高茎红花雄株、8中茎红花雄株、19高茎白花雄株、12中茎白花雄株

    请回答:

    1. (1) 基因B、B、b(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的表达过程中,结合在启动部位,基因开始转录。
    2. (2) 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若同时考虑花色与茎长基因,F1致死的胚胎有种基因型。
    3. (3) 取F1高茎红花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有种基因型。取F2中中茎红花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3中中茎红花占
    4. (4) 欲鉴定 F1中高茎红花雌株的基因型,取矮茎白花雄株与其杂交,发现有矮茎白花雌株产生,请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
  • 29. 回答下列(1)、(2)小题:
    1. (1) 原产于亚洲西部的葡萄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生津消食、缓解疲劳、补血益气的功效。利用葡萄生产的葡萄果汁、葡萄酒、葡萄醋等因具有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倍受人们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自然界中可以从某些微生物如等中获得果胶酶。在葡萄果汁生产中,用果胶酶处理显著增加了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果胶酶水解果胶使

      Ⅱ.用如图装置制作葡萄酒,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需对气阀进行关闭。比色法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首先用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比色计测定后,绘制出标准曲线,再分别吸取等量经脱色处理的葡萄酒,加入,得到样品管,用比色计测得,最后计算得到酒精含量。

      Ⅲ.在生产葡萄酒时由于操作不当,发现葡萄酒变酸。在变酸的酒的表面可以观察到一层白色菌膜,其形成原因是

      Ⅳ.为了降低葡萄醋的生产成本,可对发酵菌进行处理。

    2. (2) 脓毒症的发病与肝素结合蛋白(HBP)的水平相关性显著,研制抗HBP单克隆抗体用于临床HBP定量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关抗HBP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流程如下。

      Ⅰ.用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可诱导小鼠发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Ⅱ.无菌取小鼠脾脏,提取脾细胞后可使用效率很高的技术使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Ⅲ.利用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培养。通过抗体检验筛选阳性细胞系,经过多次,获得可稳定分泌抗HB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Ⅳ.若要使能产生抗HB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普通抗血清的问题。

  • 30. 佛手雌雄异花同株,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一般情况下佛手为指状,但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诱导得到拳状佛手。欲研究温度对佛手果形建成机制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进行了实验。

    实验材料:青皮佛手、培养箱、液氮、超低温冰箱、解剖工具、显微镜等。

    1. (1) 完善实验思路:

      ①挑选20盆青皮佛手,

      ,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60d;

      ③60d后置于昼温25℃、夜温18℃的培养箱培养,分别取7个花发育时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开花前6d、开花当天、开花后3d、开花后6d、开花后9d)的花器官样本,在中速冻后于-80℃的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④用解剖工具,在显微镜下观察

    2. (2) 分析:

      通过对的佛手早期花芽的解剖比较,发现在开花前6d,甲乙两组花芽的内外两层心皮出现了差异。甲组花芽内外心皮未出现明显分离,乙组花芽内外心皮之间界限清晰。由此推测,佛手出现指状和拳状的原因是

    3. (3) 该实验中,研究小组还发现CRC基因与心皮的发育调控有关,分别测定了两种形态的佛手中CRC基因在7个花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结果如下图。

      上述结果表明,CRC基因在指佛手和拳佛手中的表达模式中(填“有”或“无”)明显差异,理由是,开花后3d CRC 基因的表达量均下降,开花后6d几乎都不再表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