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适应性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19 浏览次数:7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40分)
  • 1.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和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都超过50%。为加强近视防控,保护眼睛,我们应该(    )

    ①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

    ②减少学习和阅读时间,拒绝使用电子产品

    ③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养成健康习惯

    ④科学规范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1·安徽) 岁月如歌,青春正好。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铺好青春底色,有利于(   )

    ①培养高尚情操,坚定人生方向     ②形成独特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③引领价值判断,明辨是非善恶     ④养护自身精神,体会成长快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16·绵阳)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宪治国.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于它(  )

    ①规定了国家的所有制度和任务

    ②集中反映了统治阶段的意志和利益

    ③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④是由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制定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18·绵阳) 石油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原油进口的依赖度不断上升(如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轻我国对原油进口依赖度的是(    )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②大力发展新型替代能源

    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19·绵阳) 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习近平一直关心独龙族的发展,多次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鼓励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这说明(   )

    ①我们党坚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③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

    ④民族平等需要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0·绵阳) 我国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公民宪法意识

    ②促进宪法实施,有序推进依宪治国

    ③帮助全体公民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④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各种愿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16·绵阳) 为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考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国家在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实施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2015年该计划在四川省相应地区共录取新生3199人.这说明(  )

    ①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②中国公民具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③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④我国政府大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18·绵阳)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让我们切实体悟到创新的力量。我国重视创新是因为它(    )

    ①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能解决我国一切社会矛盾

    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有利于改造提升我国传统产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广东)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管理、扰乱课堂秩序、吸烟饮酒、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对该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 . 教师有权任意处罚学生 B . 教师被赋予合理的教育惩戒权 C . 法律加大了对学生的惩戒力度 D . 惩戒在教育中是最有效的手段
  • 10. (2020·绵阳) 《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校要设立劳动教育课,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A . 崇尚劳动的民族是最优等的民族 B . 只要劳动就能实现民族复兴 C . 劳动素养是综合素质的最高要求 D .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11. (2016·绵阳)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有关规定,2016年绵阳市、县、乡三级人民代表大会终将进行换届选举,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政府.这说明(  )

    A .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 . 团结和民主是人代会的两大主题 C . 人代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 . 县乡人代会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
  • 12. (2019·绵阳) 2018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这是因为(   )

    ①违背宪法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②宪法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制定完善的    ④宪法是制定我国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0·绵阳) 中国华为公司以5405件的发明专利数高居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位,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  )

    ①科技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②创新必然改变社会的性质

    ③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④创新能更好维护国家霸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澳门回归20年来,人口、资源、资金等在内地和澳门之间流动加快,澳门居民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等大幅度改善。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有(    )

    ①限制外国资本进入澳门市场    

    ②澳门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③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④把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的唯一职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1·成都) "我会特别留意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上课时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如果没有解决,下课一定找老师询问。我一直坚持课间静思和课后及时复习,这些习惯对我帮助很大。”一位著名学者分享的中学阶段学习经验启示我们,在学习中应该(   )

    ①勤于思考,不懂就问                 ②合理安排,勤学善思

    ③主动学习,养成习惯                 ④尊重权威,惟师是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然而如果缺了它,整个机器就无法运转了;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被当作废料扔到仓库里去。”雷锋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个人和集体之间(    )

    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③完全一致,毫无冲突    

    ④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答下题。
    1. (1)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北斗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三牛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伟大抗疫精神(    )

      ①是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与民族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③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我国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曾一度按下“暂停键”,但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秩序总体正常。这从根本上得益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的充分彰显

      ②我国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国力

      ④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1·安徽)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

    ①保护学生的视力    ②减轻学校管理负担   ③让学生专心学习    ④杜绝学生抄袭答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
  • 20.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漫画一涉及的政府举措,关注到未成年人守护生命哪一方面的要求?
    2. (2) 结合漫画一,对漫画二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评析。
  • 21. (2021·广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开展“光盘行动”,尽管如此,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材料二: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该法明确规定了餐饮服务经营者等主体浪费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反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

    1. (1) 道德与法律的实施手段有何不同?
    2. (2) 有人认为,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道德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22. (2021·成都)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材料一: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标志性事件。目前,农业仍然是“短腿”,农村依然是“短板”,“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材料二:2021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生产力;巩固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1. (1) 结合材料一,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归纳分析乡村振兴促进法所提措施包含的发展思想。
    3. (3) “把乡村振兴这件事抓好,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的殷殷嘱托。“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乡村巨变有目共睹。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列举两个你所闻所见的乡村变化现象,与大家分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