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6.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补齐化学肥料与其类别的连线

  • 27. 皮蛋又称松花蛋,是我国的特有食品。制作皮蛋的主要原料有新鲜鸭蛋、生石灰、食盐、纯碱、草木灰等。
    1. (1) 制作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皮蛋腌制液显碱性,其pH7(填“<”、“>”或“=”)。
    3. (3) 用皮蛋可制成各种美食,其中皮蛋瘦肉粥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填序号)。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 28.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 (1) 碳循环中的“碳”是指(填“碳元素”或“碳单质”)。
    2. (2)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的重要来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9. 光热发电站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 (1) 该发电站利用的新能源是
    2. (2) 凝汽器中水蒸气冷凝为水,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变化的是
  • 30. 硝酸(H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硝酸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 (1) ①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

    2. (2) 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3. (3) ①-④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31. 在井穴板1~5的孔穴中,分别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1. (1) 能证明稀盐酸显酸性的是(填“1”或“2”)。
    2. (2) 孔穴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减少、
    3. (3) 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孔穴5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2,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32. 下列文物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 史前时期石雕 B . 春秋青铜编钟 C . 西汉角形玉杯 D . 唐代鎏金银壶
  • 33. 广东“南海一号”南宋沉船出土的金叶子和金缨络胸佩(如图)。在海底沉睡800年至今仍光彩照人,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三、科普阅读题
  • 3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柠檬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继柑、橙之后的第三大柑橘类水果。

    柠檬鲜果的酸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食用量。目前柠檬鲜果加工主要以生产柠檬干片和果汁饮料为主、但柠檬鲜果皮、籽、果肉中均含有大量柚皮苷(C27H32O14)等苦味物质,在榨汁、灭菌、贮藏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后苦味”现象,严重制约了柠檬果汁饮料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柠檬汁加工产业中常使用柚皮苷酶进行脱苦,相关因素对脱苦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柠檬的不同部位中柚皮苷的含量不同,柠檬籽中柚皮苷的含量最高,果皮次之,再次是果肉,果汁中柚皮苷含量最少。未成熟柠檬比成熟柠檬中的柚皮苷含量高。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柚皮苷在抗癌、抗氧化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可用于医药工业生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鲜榨柠檬汁存在苦味的原因是
    2. (2) 柚皮苷(C27H32O14)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3. (3) 由图2可知,柠檬汁脱苦率与酶解温度的关系为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柚皮苷(C27H32O14)属于有机物 B . 使用柚皮苷酶为柠檬汁脱苦时,酶用量越多越好 C . 使用柚皮苷酶脱苦的最佳反应时间约为90分钟 D . 柚皮苷可用于生产抗癌药物
    5. (5) 生活中,用柠檬鲜果泡柠檬水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减少柠檬水的苦味。
四、综合题
  • 35. 氟化铝(AlF3)在电解铝工业中有重要作用,其制备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 (1) 加热器中,硫酸与萤石(CaF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气化炉中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3) 反应器中,HF和Al2O3发生如下反应,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6.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O2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
  • 37. 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 (1) 实验1中木炭燃烧的现象为
    2. (2) 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8.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 (1) 需要NaCl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2. (2) 实验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 (3)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贴标签:在右侧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 39.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A中电子秤示数变化的原因是
    2. (2) 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3. (3)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以上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序号)。
  • 40. 下图“点火成蛇”实验中,在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周围的草木灰上滴加20滴酒精,点燃酒精引燃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疏松弯曲的蛇状物。

    【提出问题】影响“点火成蛇”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

    “点火成蛇”实验的反应原理是:蔗糖受热发生燃烧、熔化、氧化、炭化等变化,蔗糖氧化和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顶着黏稠变软的蔗糖不断向外生长,形成“蛇”的形状。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一定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g

    0.1

    0.2

    0.3

    0.4

    0.5

    0.6

    成“蛇”长度/cm

    5

    14.5

    21

    24

    25

    33.4

    实验2:取0.5g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蔗糖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

    5:1

    6:1

    7:1

    8:1

    9:1

    10:1

    成“蛇”长度/cm

    23.5

    23.8

    24.5

    25

    19.6

    16

    实验3:取0.5g质量比为10:1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进行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草木灰颗粒大小

    未研磨

    未研磨

    未研磨

    研磨

    研细

    研细

    研细

    研细

    草木灰质量/g

    0.2

    0.3

    0.4

    0.5

    0.2

    0.3

    0.4

    0.5

    成“蛇”长度/cm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 (1) 【解释与结论】

      碳酸氢钠的俗称为

    2. (2) 实验1的目的是
    3. (3) 实验2中,产生“长蛇”的蔗糖和碳酸氢钠的最佳质量比为
    4. (4) 实验3中,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5. (5) 综合分析,影响“点火成蛇”实验效果的因素有
    6. (6) 【反思与评价】

      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填序号)。

      A . 作催化剂 B . 作“点火成蛇”的反应物 C . 燃烧时放热,以提供热量
五、计算题
  • 41. 过氧化钠(Na2O2)常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供氧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计算156g过氧化钠(Na2O2)理论上可以制得O2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