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11-26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九上·泰州期中)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死灰复燃 C . 破釜沉舟 D . 滴水成冰
  • 2. (2016九上·唐河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 3. (2021九上·西乡塘月考)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4. (2016·厦门)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 . 使用过量的红磷 B . 把红磷改为蜡烛 C . 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 . 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 5. (2016九上·莒县期中)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 公路上大雾弥漫 B . 花棚里香气扑鼻 C . 湖面上柳絮飘扬 D . 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 6. (2016·济宁)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②④
  • 7. (2019九上·忠县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 .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 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大部分
  • 8. (2020九上·金平期中)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100009 D . 图片_x0020_100010
  • 9. (2016·衡阳)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 10. (2019九上·岳阳月考)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④P2O5⑤ KClO3

    A .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 . 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 .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 . 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 11. (2016·株洲) 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 16 B . 32 C . 48 D . 64
  • 12.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发现的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化合物,由42个原子构成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0 C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青蒿素中C,H,O元素质量比为90︰11︰40
  • 13. 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2 B . Cu和X为单质,HNO3和H2O为氧化物 C . 反应物HNO3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7︰2 D .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 14. 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
    A .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 只含有C,H 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C . 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 有机物中H,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9∶11
  • 15. (2018九上·长岭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 . 丙可能是单质
二、填空题
  •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氨分子
    2. (2) 2个氢氧根离子
    3. (3) 碳酸根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 (4) 保持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 (2) 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④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 18.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 (1) 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
    2. (2) 完成⑴中的操作后,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3. (3) 完成⑵中的操作后,测定水样为硬水,则实验室中将它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4. (4)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性。
    5. (5)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B .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 .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 . 用工业废水浇地
三、综合题
  • 19.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I: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导电性;②a、b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方法II: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填元素符号)

  • 20. 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 2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1) 黑火药是一种(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元素(填元素符号)。
    3. (3) 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 22.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有标号a仪器的名称:
    2. (2)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3. (3)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连续且均匀的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 (4) 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5. (5) 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填“b”或“c”)口进。若改用G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填“d”或“e”)口进。
  • 23.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装置

    1. (1) 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装置中进行。

四、计算题
  • 24. 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 (1) CO(NH2)2中共含有种元素;
    2. (2) 若一定质量的CO(NH2)2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g。
  • 25. 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制取的氧气质量是g。
    2.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要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