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1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0七上·台州期末) 新冠病毒是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毒株,在传播过程中有着很高的传染性和隐蔽性。说“新冠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非常小 B . 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C . 能移动 D . 能遗传和变异
  • 2.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制作临时装片 D . 测量水温
  • 3. (2020七上·台州期末)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 沙漠中的石蘑菇 B . 火山湖 C . 海岸的“怪石” D . 喜马拉雅山
  • 4. 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 . ①--精子 B . ②--卵巢 C . ③--受精卵 D . ④--分娩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动物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B .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生物的寿命 C . 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 D . 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仅在体型的大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 6. (2020七上·台州期末) 绿茶是一种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泡茶时,会闻到茶叶特有的清香,这个现象说明(   )
    A . 分子非常小 B .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 .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7.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如图描述了大西洋形成过程。它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 . 大地是个球体 B . 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C . 大陆漂移学说 D . 海水是大西洋扩张的原因
  • 8.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 . 卵巢 B . 输卵管 C . 卵巢和输卵管 D . 胎盘
  • 9. 每周三下午第四节是黄宅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的社员们在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黄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吴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④小张认为:日 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小徐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小方认为: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小芮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识,也分为三层。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⑦
  • 10. (2020七上·吴兴期末) 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图中用酒灯精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 . 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C . 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D . ④可以表示室内温度为20℃时,玻璃泡上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曲线
  • 11. (2021七下·柯桥月考) 关于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内结合,然后发育成胚胎 B .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C .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 D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中的红帐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
  • 12. (2021七下·柯桥月考) 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哪一种生物与其它三种有明显的区别(    )
    A . 蘑菇 B . 酵母菌 C . 青霉菌 D . 乳酸菌
  • 13.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④ B . ②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 C . ③由多种组织构成 D . 图中所表示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排列是①②④③
  • 14. 下面是二氧化碳的自述,其中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我的密度比空气大 B . 我不能燃烧 C . 我无色无味 D . 我升华时需要吸热
  • 15. (2020七下·温州月考) 现有甲、乙、丙三种口味的雪梨,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再用丙对其授粉,所得雪梨果实的口味相似于( )
    A . B . C . D . 甲和丙
  • 16. (2020七上·台州期末)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B

    细胞有严重重叠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

    D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红墨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0七上·台州期末)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 1731 克月壤样本安全着陆。降落时,表面最高温度达到上万摄氏度。为了保护返回器内月壤样本不被高温破坏,制作返回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 受热易凝华 B . 受热易凝固 C . 受热易液化 D . 受热易熔化
  • 18.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柯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出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量杯的质量为 40g B . 20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g C . 该液体的密度为 1g/cm3 D . 该液体可能是水
  • 19.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小妍在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关于本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观察哪个先蒸发完,就能判断哪个蒸发快 B . 对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C . 对比甲和丙,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 . 丁实验中,可借助吹风机对其吹热风
  • 20.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冬天早晨,爸爸送小柯上学。开了一段路后,小柯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发雾变模糊;爸爸开启除雾装置,一会就变得清晰了。关于以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车内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车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 启动车外的雨刮器可以除雾 D . 除雾装置加速了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1. (1)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cm。
    2. (2)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 (3) 图丙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 22. 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能带来一轮新的生育高峰。
    1. (1) 精子和卵细胞在母体的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形成胚胎,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2. (2) 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该时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 23. 观察图桃花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③雄蕊和⑧
    2. (2) 花开放后,雄蕊中的花粉就散发出来,落在④上,这一过程称为 ;
    3. (3) 受精后,花瓣、花咢等先后凋落后萎缩,子房不断发育而形成
  • 24. 秋冬季节,台州人常常把鳗鱼(一种鱼类)剂肚挖去内脏后,挂在通风处吹千,制成鳗签[xiǎng]。鳗签是台州人过年的重要干货和备菜。

    1. (1) 根据图甲鳗鱼特征,找到鳗鱼在图乙检索表中的位置为(选填“A”、 “B”、“C”、“D”或“E")。
    2. (2) 下列动物中,根据有无脊椎骨可分成两组,与鳗鱼同组的有。(填序号)

      ①蝴蝶②蝙蝠③蝮蛇④水母⑤鲨鱼

  • 25. 如右图所示是小柯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 (1) 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
    2. (2) 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A,此处标注℃。再把瓶没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作好标记B.然后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点,用刻度尺测得AB为25cm,BC为18cm,则此时室温为℃。
  • 26. 小妍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 (1) 如图甲是制作洋葱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③①②
    2. (2) 上图甲的④中,滴加的液体是
    3. (3) 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的观察。在调焦时,先让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侧面注视(如图乙),是为了

    4. (4) 正确操作后,他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如图丙,要使视野中出现如图丁所示物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玻片向移动,使待观察目标出现在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使物像清晰。

    5. (5) 小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说看不到。为了看到物像,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7. 有四杯被染成不同颜色的液体,其中一杯与其它液体种类不同。为了找出这杯液体,测得如下数据。

    液体颜色

    绿

    体积/cm3

    5

    8

    15

    20

    质量/g

    6

    9.6

    18

    22

    (a)

           
    1. (1) 小妍试图通过计算数据完成任务,则表格(a)处应填
    2. (2) 分析可知,颜色为的液体与其它三杯液体不同。
    3. (3)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方法,找出该液体。
  • 28. 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妍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1. (1) 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可能多项正确)
      A . 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 . 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 . 绕土豆模型面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 (2) 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 “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 (3) 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 29. 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 (1)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 (2) 可是他无论怎样调节,天平都无法平衡。老师将游码调节至3g 处,天平平衡;并建议他继续使用这架天平进行称量。小柯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请问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3. (3) 使用时,他发现砝码是生锈的,则他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4. (4) 这架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如图丙所示,其中有两个20g的砝码,小妍认为可以去掉一个,你认为小妍的观点是否正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格2分,共36分)
  • 30. 为了研究光照对蚯蚓活动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有影响,而且蚯蚓不喜欢强光照射。

    小柯组:取一纸盒并在其底部均匀地铺上湿土,将纸盒的一半用黑纸盖住以遮光。在遮光和不遮光的交界处放一条蚯蚓,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

    1. (1) 如果猜想二成立,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3. (3) 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 31. 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不作处理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 (1) 如果比较A和B,实验的变量是
    2. (2) 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32. 电风扇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小柯发现电风扇背面风小,而正面的风很大。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电风扇吹出的风是从哪里来的?他找来丝带和浴帽,将电风扇档位调到最高,把丝带悬起放在电风扇的正前方,他发现丝带高高飘起(如图)。然后他将浴帽罩住电风扇的背面和侧面,观察丝带是否还能飘起。

    1. (1) 他用浴帽罩住电风扇的背面和侧面,这样做基于的假设是
    2. (2) 这里丝带的作用是
    3. (3) 小柯发现用浴帽罩住背面和侧面后,丝带飘起的角度变得很小。根据这个现象得出结论:电风扇吹出的风来自风扇的背面和侧面。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你对他有何建议?
  • 33. 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物质

    实验组别

    质量/g

    升高5℃的加热时间/s

    升高10℃的加热时间/s

    砂石

    1

    50

    5

    10

    2

    100

    10

    20

    3

    50

    8

    16

    4

    100

    16

    32

    1. (1) 此实验中,用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 (2) 由实验组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3. (3) 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请解释原因
  • 34.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以下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 (2) 实验过程中,绘制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请画出此时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大致曲线。
    3. (3) 水沸腾后,老师要求小柯继续观察和记录2分钟,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
  • 35. 学习了《物体的密度》后,小柯决定利用家里厨房中的工具和材料测量冰糖的密度。他找到:电子秤、喝药用的小量筒、水、面粉、冰糖。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冰糖放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步骤二;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     , 将冰糖浸没其中,读出总体积为V1

    步骤三:取出冰糖,读出量筒中剩余物体的体积为V2

    1. (1) 步骤二中,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
    2. (2) 步骤二中“适量"的标准是
    3. (3) 计算冰糖的密度。ρ冰糖=(用m、V1和V2表示)。
    4. (4) 通过以上步骤测得的冰糖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题共2小题。第36小题3分,第37小题11分,共14分)
  • 36.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小柯在家煮面条时发现:开着燃气灶煮面条的时候, 水沸腾后,锅上方几乎看不到“白气”(如图甲);把燃气灶的火熄灭后,短时间内水还在沸腾,此时锅 的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如图乙)。请用科学原理解释熄火前后两个不同现象产生的原因。

  • 37. 熔模精密铸造是工艺铸造常用的-种方法,其做法如图。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到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 (1) 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请说出你推理的依据。
    2. (2) 第6分钟时,该材料处于态;
    3. (3) 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为0.9g/cm3 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1800g。

      ①问该蜡模体积为多少厘米'?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