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更新时间:2021-09-18 浏览次数:6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福建) 人们使用药物杀灭害虫时,发现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药物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B . 害虫抗药性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C . 药物增强了害虫的繁殖能力 D . 产生了变异的害虫都能生存下来
  • 2. (2018·福建) 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    )
    A . 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 B . 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C . 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D . 增强苍蝇的免疫力
  • 3. (2016·泉州) 竹节虫的身体形态与竹枝十分相似,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  )

    A . 环境改变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上帝创造的结果 D . 用进废退的结果
  • 4. (2020·三明模拟) 人们使用药物灭蟑时,发现同种药物使用次数增加,灭蟑效果越来越差。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灭蟑药物(   )
    A . 增强蟑螂的免疫力 B . 使蟑螂产生耐药性变异 C . 对蟑螂进行了选择 D . 使蟑螂的繁殖能力增强
  • 5. (2020·石狮模拟) 关于耐药性的形成,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害虫受到农药的刺激后产生变异 B . 农药与害虫之间相互选择 C . 变异在农药的选择下得以保留 D . 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 6. (2018·永定模拟) 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不适应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 C . 人工选择 D . 遗传和变异
  • 7. (2018·漳州模拟) 下列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也有低等生物化石 B .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 . 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 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 8. (2018·惠安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 B . 身体结构从复杂到简单 C . 进化地位从高等到低等 D . 个体从多细胞到单细胞
  • 9. (2018·福州模拟) 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

    A .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 . 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 .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 . 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 10. (2018·晋江模拟)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说法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 B .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 .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 . 地球上现有的生物不会继续进化
  • 11. (2018·南平模拟) 如图是生物“进化树”的部分示意图,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珙桐在图中的位置依次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③ C . ④①③ D . ⑤④③
  • 12. (2018·南平模拟) 在繁殖季节,雄兰花蜂专门采集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聚集在一起,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兰花与兰花蜂之间是寄生关系 B . 兰花蜂采集花粉属于先天性行为 C . 兰花蜂属于节肢动物 D . 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13. (2017·龙岩模拟) 英国曼彻斯村经过100多年,变成了工业城市,生活在那里的桦尺蛾也由浅色品种多变成了深色品种,原因是(   )

    A . 烟雾将桦尺蛾熏黑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当地鸟类数量的增多 D . 环境改变造成深色品种出现
  • 14. (2017·龙岩模拟)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 .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 . 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D .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 15. (2017·上杭模拟) 我国东海钓鱼岛经常刮大风,岛上生存着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上帝的意志 B . 人工选择 C . 自然选择 D . 环境变迁
  • 16. (2017·福州模拟)

    如图可表示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环境、生物与基因的关系,请据此图回答下题.

    1. (1) 与此图所示观点基本符合的科学家是(  )

      A . 达尔文 B . 巴斯德 C . 孟德尔 D . 珍妮古道尔
    2. (2) 图中括号内应填入的生命现象为(  )

      A . 遗传 B . 变异 C . 生长 D . 发育
    3. (3) 如图可知,推动进化的外因是(  )

      A . 基因控制性状 B . 遗传和变异 C . 生殖和发育 D . 环境的改变
  • 17. (2017·晋江模拟) 越古老的地层里,生物化石(  )

    A . 越复杂 B . 越低等 C . 陆生的越多 D . 多细胞的越多
  • 18. (2017·惠安模拟)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 . 任何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变异对生物不一定有害 C .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D .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 19. (2017·漳州模拟) 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 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B . 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 .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 .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20. (2017·南平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越古老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B .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C . 被子植物由古代裸子植物进化而来 D .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小到大
  • 21. (2017·上杭模拟) 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 . 从水生到陆生 B . 从低等到高等 C . 从简单到复杂 D .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 22. (2017·福州模拟)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A . 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生物类群 B . 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古老的物种 C . 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 . 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 23. (2015·南安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 . “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 . 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D . 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晚的地层里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 25. (2020·福建) 鹰会捕食鹅的幼鸟。刚孵出的鹅幼鸟会对飞过的鹰和亲鸟都做出蜷缩动作(行为1),以躲避被捕食;稍大的鹅幼鸟渐渐学会了不再躲避亲鸟(行为2),而对鹰仍然会做出蜷缩动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行为1有利于提高鹅幼鸟的存活率。
    2. (2) 行为2能使鹅幼鸟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
    3. (3) 行为1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 (4) 行为2与遗传因素无关。
四、综合题
  • 26. (2019·福建) 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填“抗原”或“抗体”)。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2. (2) 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解释。
    3. (3) 写出一条科学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27. (2017·福建)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

    资料2有些细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资料3 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1. (1) 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

    2. (2) 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现象.“超级细菌”的产生可以用达尔文的学说解释.

    3. (3) 噬菌体的外壳由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它的攻击具有特异性.

    4. (4) 综合以上资料,提出一个减少“超级细菌”的办法.

  • 28. (2020·漳平模拟) 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图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图中植物还均属于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2. (2) 在合欢、紫檀、菜豆三种植物中,与绿豆具有共同特征最少的是,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3. (3) 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其意义在于:阐明生物之间的关系,反映生物界的情况。
  • 29. (2019·福州模拟)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1. (1) 该岛昆虫的祖先,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这种可遗传的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2. (2) 其中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起到了作用,这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而实现的.
    3. (3) 无翅和残翅个体适应环境能够生存下来,并得以繁衍后代,这是的结果.
  • 30. (2018·惠安模拟) 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泰山现有苔藓植物约242种,蕨类植物约19属,野生种子植物约107科;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约25种、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

    资料二:泰山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5种。

    1. (1) 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2. (2) 分析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
    3. (3) 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4. (4) 两个资料中提到了多种动物,其中体温恒定的有
  • 31. (2018·莆田模拟)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疟疾是世界上分布和流行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上有20亿人口生活在疫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发的疾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19世纪初科学家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资料2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
    2. (2) 按蚊是该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3. (3) 在资料二中,若“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给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从免疫角度看这种疫苗属于,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4. (4) 长期用奎宁或青蒿素来治疗疟疾,会使疟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用学说来解释。
    5. (5) 请你提出一条有效预防疟疾的具体措施:
  • 32. (2017·惠安模拟)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主要是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热、皮诊、出血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收到大约50万份登革热病例的报告,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到1亿例登革热,更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

    1. (1) 登革热病毒是引起登革热传染病的.在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伊蚊属于

    2. (2) 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这种物质与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清除病毒后,使人体获得免疫.

    3. (3) 给人接种登革热病毒毒疫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4. (4) 病毒往往会增强耐药性变异,从而给患者治疗带来困难,“超级耐药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解释.

  • 33. (2017·南平模拟) 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江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小江同学制作叶片、叶柄和莲藕结构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 (1) 在植物的分类上,莲属于被子植物中的植物.“藕断丝连”的“丝”来自莲的组织.

    2. (2)

      如图为小江制作临时装片时某步骤的操作示意图,为了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小江应用镊子夹起,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3. (3) 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镜放大了倍.观察时,微调,直至物像最清晰.

    4. (4) 研究发现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孔,且这些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作用的需要.

    5. (5) 莲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是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