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

更新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1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2020八上·萧山月考)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试剂 C . 配制溶液 D . 蒸发溶液
  • 2. 2020年中国水周宣传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 .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 . 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 . 由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 3. (2020·天台模拟) “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与重金属离子;超滤膜可滤除99.99%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 . 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 C .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 D . 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
  • 4. 上月我校进行了消防演习。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 . 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D . 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 5. 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可消除静电,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静电消除器前端是金属,金属能导电 B . 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 . 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 . 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 6. 人类有很多的疾病,如 ①甲亢;②糖尿病;③巨人症;④呆小症;⑤侏儒症等,在这些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组合是(    )
    A . ②④⑤ B . ①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7. (2018八上·温州月考) 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 F1 和 F2 的大小关系是(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无法确定
  • 8. 小科同学对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八上·仙居期末)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 . 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 . 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 C . 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 . 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 10. 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 .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 .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 D .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 11. 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宇通客车加班加点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防疫一线。“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 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 .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 . 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 . 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 12. 根据所学,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 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生长作用 C . 单侧光是引起胚芽尖端生长素浓度不均匀的内在因素 D .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 13. (2019八上·余杭期中) 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 . 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 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 . 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 14. (2020·金衢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 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 .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 . 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
  • 15. (2020·宁波模拟) 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1.0×103kg/m3 , ρ=0.7×103kg/m3 , 木块体积为V0 , 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点弹簧处于原长 B . CD段弹簧被压缩 C . D点的横坐标d值为0.3V0 D . 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二、填空题(16、17、18、1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
  • 16. 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甲大气垂直变化,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的是层(填名称)。
    2. (2) 图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17. “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的。“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则久置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 18. (2020八上·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由图可判断L与M的连接方式是,关上冰箱门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 19. “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T—E—N—F—A途径表示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中。
    2. (2) 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血管情况的是图,此时散热方式为
  • 20.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 (2) 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 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
    3. (3) 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1. 双胞胎姐妹美仑和美奂常患感冒去医院吊瓶输液,遇到下列麻烦:“常要叫护士换药液瓶;不知何时瓶内药液输完”。爱动脑筋的姐妹俩,分别设计“输液警报器”和“串联接瓶”两套装置。

    1. (1) 美奂设计的“串联接瓶”如图2。请分析回答:

      ①图1在输液过程中A点的压强变化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图2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输完?(填“甲” “乙”或“同时输完”)

    2. (2) 美仑设计了一种“输液警报器”(其示意图如图3),开始输液时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连接的金属触片B所处位置对应刻度值为10N,当体积为500mL,密度为1.04×103kg/m3的药液输完时,电路被接通,电铃发出警报声,求此时金属触片B所处位置对应刻度值为N。
  • 22.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下端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块。在其正下方同一水平面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向甲、乙两个容器中缓慢注入水和盐水,当两个金属块各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且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时,两个金属块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P ,两个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P盐水。  (均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 23. 为探究“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浸入液面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若干实心球体,放入盛水量筒中进行实验,他们将测量及计算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二中。已知ρ>ρ>ρ  。

    表一

    甲物质

    表二

    乙物质

    实验序号

    球体的体积(cm3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cm3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cm3

    实验序号

    球体的体积

     (cm3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cm3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cm3

    1

    10

    8

    2

    5

    10

    5

    5

    2

    15

    12

    3

    6

    12

    6

    6

    3

    20

    16

    4

    7

    20

    10

    10

    4

    30

    24

    6

    8

    30

    15

    15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体积相同时,球体的密度越大,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小。

    ②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4(或5~8)中球体露出水面体积随球体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密度相同时,

    ③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小组同学认为还须进一步探究所得结论是否适用其它液体,表三所列三个方案中,符合探究要求的是(选填序号)。

    表三:ρ酒精<ρ<ρ盐水

    序号

    方案

    A

    仍用上述球体换在盐水中进行实验

    B

    换用柱形物体并在酒精中进行实验

    C

    换用其它物质的球体仍在水中进行实验

    ④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图中的浮子是用甲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乙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将(选填“升高”或“降低”)。结合表一、二中实验数据写出你判断的理由

  • 24.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档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 (1)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答:。   
    3. (3) 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 ,而以800千米/时做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1、θ2均小于15°)。则升力相同时,θ1、θ2的大小关系是。   
  • 25. 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骆驼奶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0只,4周龄,身体质量为14g~16g的雄性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3组,其中2组用药物诱导为患糖尿病小鼠。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小白鼠状况

    喂养

    灌胃处理方式

    实验前禁12小时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连续灌胃35天后禁食12小时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健康

    营养饲料+水

    6.8

    6.99

    患糖尿病

    营养饲料+水

    21.65

    21.38

    患糖尿病

    营养饲料+水

    每天灌胃0.01mL/g骆驼奶(注:g指小鼠体质量的单位)

    21.78

    16.89

    1. (1) 丙组是本实验的实验组,对甲、乙组的灌胃处理应该是。   
    2. (2) 有同学认为本次实验只需要乙组和丙组相互对照进行实验即可,科研人员表示甲组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设置甲组目的主要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你认为通过饮用骆驼奶来取代药物治疗糖尿病合理吗?并写出你的理由。 
  • 26. 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1) 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画了电路图甲,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分别将导线a,B符合题意的连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2. (2) 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选择(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更加合理。  
    3. (3) 当她刚正确连接完所有的导线,两个灯泡立即发光,电流表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左方,其原因分别是。   
    4. (4) 过了一会后,观察到灯L2继续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5. (5) 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支路的电流后想再测L2支路以及干路上的电流,于是她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丁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A,通过灯L2的电流为A。
四、解答题(27、28题各6分,29、30题各5分;共22分)
  • 27. (2020·江干模拟) 如图甲,水平升降台上有一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实心正方体M(不吸水)悬挂在不可伸缩的细绳下端(细绳体积忽略不计),使M浸没水中并刚好与容器底接触但不产生压力,现使升降台匀速下降,图乙是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

    1. (1) 在t1和 t2时刻,M所受浮力分别为F1、F2 , 则 F1F浮2(选填“>”、“<”或“=”)。
    2. (2) 求物体M的密度。
    3. (3) 当绳子的拉力为0.63N时,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 28.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毫升)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毫升)

    0.98

    0.95

    0.94

    0.91

    0.90

    1. (1) 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溶液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取100克28%的硫酸溶液配制成4%的硫酸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3. (3) 100克24%的氨水加入100克水,摇匀后溶液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 29. 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联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0.9m2

    1. (1) 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2. (2) 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 30. 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袋的质量、体积均不计)中装满水,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线把袋口扎紧。另取一段橡皮筋,测量出它不伸长时的长度L0 ,再使橡皮筋与细线相连,拿住橡皮筋的上端,吊起装满水的塑料袋,测量出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L1 ,然后将塑料袋浸没于水中,再测量橡皮筋的长度L2。L0与L1、L0与L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