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11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9. 如图,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使“帅”的位置为点 ,“相”的位置为点 ,那么“炮”的位置为点

  • 10. 通过画出多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如果从一个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引出 条对角线,那么这个 边形的内角和是
  • 11.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分别是 ,且 ,那么 的值是
  • 12. 已知 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两点,当 时,则 ,那么 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满足题意k的值即可).
  • 13. 如果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解是 ,那么代数式 的值是
  • 14. 如图,在 中, ,在边 上截取 ,连接 ,过点 于点 .已知 ,如果 是边 的中点,连接 ,那么 的长是

  • 15. 在对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某同学列出了方的计算公式: ,并由公式得出以下信息:①样本的容量是 ,②样本的中位数是 ,③样本的众数是 ,④样本的平均数是 ,⑤样本的方差是 ,那么上述信息中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 16.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其中“勾股”章有一题,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 尺,门的对角线长 尺,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如果设门的宽为 尺,根据题意,那么可列方程
三、解答题
  • 18. 如图,在 中,点 分别在 上,且 ,连接 交于点 .求证:

  • 19.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

    )求 的取值范围;

  • 20. 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 ,与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

    )分别求 的值;

  • 21. 已知:在 中,

    求作:矩形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 为圆心,大于 的同样长为半径弧,

    两弧分别交于点

    ②作直线 ,交边 于点

    ③作射线 ,以点 为圆心,以 长为半径作弧,与射线 的另一个交点为 ,连接

    所以四边形 就是所求作的矩形.

    )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 22. 已知关于 的方程

    )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 23. 如图,在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过点 ,如果 ,求 的长.

  •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将点 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点 在直线 上.

    )求 的值和点 的坐标;

  • 25.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周年纪念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某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党史知识”专题学习活动,对八年级甲,乙两班各 名学生进行了“党史”相关知识的测试,并分别抽取了 份成绩,并对成绩(百分制并取整数)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

    .甲班、乙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满分 分)

    甲班:

    乙班:

    .甲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

    .乙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

    .甲班、乙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如下:

    班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补全甲班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2. (2) 在乙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中,
    3. (3) 在甲班、乙班 名学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表中,
    4. (4) 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掌握“党史”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说明理由.
  • 2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 ,已知点

     

    1. (1) 求点 的坐标;
    2. (2) 直接判断线段 的大小关系: (填“>”,“=”或“<”)
    3. (3) 如果点 到一次函数 图象的距离相等,求 的值.
  • 27. 如图,在 中, ,以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 ,对角线 交于点

    )求证:

  • 2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对于点 ,如果点 满足条件:以线段 为对角线的正方形,且正方形的边分别与 轴, 轴平行,那么称点 为点 的“和谐点”,如下图所示.

    已知点

    1. (1) 已知点 的坐标是

      ①在 中,是点 的“和谐点”的是  ▲ 

      ②已知点 的坐标为 ,如果点 为点 的“和谐点”,求 的值;

    2. (2) 已知点 ,如果线段 上存在一个点 ,使得点 是点 的“和谐点”,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