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章 单元测试

更新时间:2021-08-08 浏览次数:5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略图,该岛经常发生台风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风来袭前,该岛需要重点防御的灾害是(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沙尘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该岛准备建设防御台风的“灾民安置点”,其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
      A . 容纳较多灾民的开阔海滩 B . 可以抵御狂风的山崖下方 C . 不会被洪水淹没的高海拔山顶 D . 便于灾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场所
  • 2. (2021高一下·深圳期中)   2020年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 (1) 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遥感 B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5G通信技术
    2. (2) 下列是村民建议该地可进行的滑坡防范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保护坡地植被 B . 在坡体软弱面修建排水沟 C . 修建大型水库 D . 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
    3. (3) 滑坡体、山崩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堰塞湖,监测堰塞湖面积的动态变化,最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地理信息系统 B . 遥感        C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 5G通信技术
  • 3. (2021高二下·湖北期中) 2021年3月15日7时25分,北京市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北京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预计当前至15日中午,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m。下图为沙尘暴笼罩下的北京(左图)和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本次北京沙尘暴的发源地所在国家是(   )
      A . 哈萨克斯坦 B . 越南 C . 蒙古 D . 俄罗斯
    3. (3) 图中全国沙尘暴天气预报图的形成,采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

      ①RS②GIS③GPS④数字地球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4. (2021高二下·富阳月考) 读“辽宁省农业分布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造成V区域多风沙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A . 矿产开采 B . 过度垦殖 C . 不合理用水 D . 过度樵采
    2. (2) 影响III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A . 滑坡、泥石流 B . 旱涝灾害 C . 荒漠化 D . 低温冻害
  • 5. (2021高二下·杨浦月考)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3日22时7分,在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发生7.3级强震,东京有震感。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福岛、东京震级与烈度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1高一下·烟台月考)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3月1日16时50分在秘鲁发生了7.0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生在大洋海岭地震带 B . 震源位于地壳 C . 对当地生产、生活危害较小,主要是因为震级小 D . 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起的
    2. (2) 在家中或者旅行途中突遇地震,下列躲避措施正确的是(   )
      A . 若被埋压在废墟下,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尽量保存体力,然后设法脱离险境 B . 在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应该迅速涌向出口 C . 在户外遇到地震,应该迅速找到高大建筑物躲避起来 D . 地震时,如果恰好在门口或者平房的窗口附近,应该迅速跑到室内
  • 7. (2021高一下·寿县开学考)     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6

    1. (1)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
      A . 气象灾害 B . 生物灾害        C . 海洋灾害 D . 地质灾害
    2. (2) 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8. (2021高一下·寿县开学考) 图为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弯弯紧连, 似玉带环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   )
      A . 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B .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 . 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 . 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2. (2) 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
      A . 洪涝 B . 滑坡 C . 干旱 D . 台风
  • 9. (2021高二下·东阳开学考)     2020年江淮流域于6月初“入梅”,7月底“出梅”,有“入梅早、出梅晚、梅期长、雨量大”。的特点,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完成下列小题。
    1. (1) 形成2020年“梅雨季”特点的原因是 (   )
      A . 夏季风势力强 B . 夏季风势力弱   C . 夏季风先强后弱 D . 夏季风先弱后强
    2. (2) 面对汛情,淮河流域气象中心通过流域内四省数据共享,进行雨情、水情精准预报。其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 B . GIS C . GPS D . BDS
  • 10. (2021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也称为堰塞体,其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结合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导致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 地震 B . 滑坡 C . 火山喷发 D . 洪涝灾害
    2. (2) 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 .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 .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 . 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3. (3) 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 . 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 . 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 . 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 . 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 11. (2021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2020年3月24~26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预警,这也是近十年来最晚的寒潮预警。26日至27日,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南下。26日至28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经历雨雪和大风降温,多地累计降温幅度超过10℃,局地超15℃。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 . 秋季和春季 B . 冬季和春季 C . 秋季和冬季 D . 初冬和秋末
    2. (2) 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就是寒潮 ②寒潮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 ③“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可能与寒潮是天然“杀虫剂”有关 ④寒潮不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省西南部,早期许多地方为看天田(依赖天候决定收成),农业生产长期面临缺水问题。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嘉南平原农业发展缺水的原因主要是(   )
      A . 纬度低,蒸发量较大 B . 工业发达,水质差 C . 人口多,饮水需求大 D . 背风坡,降水较少
    2. (2) 为缓解嘉南平原夏季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最佳措施为(   )
      A . 修建水库,雨季蓄水 B . 修建水渠,跨流域调水 C . 海水淡化,灌溉农田 D . 人工降雨,增加水量
    3. (3) 为了解嘉南平原农作物生长现状,研究人员(   )
      A . 利用GP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 B . 利用数字地球获取土壤墙情 C . 利用GIS管理农业图像数据 D . 通过RS输出农业现状地图
  • 13. (2021高一下·六安期中) 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 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B . 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 . 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D .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
      A . 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B . 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C . 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D . 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 14. (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2020年夏季,位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处的淮河由于连日强降水,进入防汛的关键时刻。7月20日上午8时32分,淮河王家坝开闸放水,以缓解淮河流域灾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导致淮河多次爆发大型洪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潮汐 B . 气候、地形 C . 气候、人类活动 D . 植被、地表径流
    2. (2)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     )
      A . 东部平原地区 B . 北方草原地区 C . 西部高原地区 D . 南方丘陵地区
  • 15. (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 . 洪涝 B . 台风 C . 滑坡 D . 泥石流
    2. (2) 遇到该桩林坝防御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 . 抓住漂浮物漂浮 B . 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C . 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 D . 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
二、综合题
  • 16. (2021高一上·汕尾期末)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II自然灾害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等。
    2. (2) V自然灾害区在冬春季节多          气象灾害,说明这种气象灾害对交通的主要危害。
    3. (3) IV自然灾害区中甲地区多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说明甲地区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 17. (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    2020年9月2日夜晚,强台风“美莎克”在吉林省登陆,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左图为当地居民9月2日14时通过手机APP截取台风“美莎克”移动路径图,右图为台风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 (2) 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
    3. (3) 当地居民通过手机及时查询“美莎克”的实时位置,快速确定受灾范围等,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4. (4) 如果遇到台风天气,你该如何防避?
  •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型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 (1) 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2. (2) 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 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 (3) 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
  • 19. (2020高三上·六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部分流域图。

    材料二 金沙江(因河谷盛产金沙而得名)位于长江上游河段,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段河长2300多千米,落差达3300米,峡谷众多,水能蕴藏极大,目前正在进行梯级开发.流域内谷坡山势陡峭、岩体悬垂,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流域降水丰富,集中于6~10月。流域矿产丰富,采矿活动频繁。

    1. (1) 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该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 (2) 分析金沙江流域多滑坡发生的原因。
    3. (3) 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 20. (2020高二下·海口期末)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 (1) 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2. (2) 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