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5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的传播速度(   )
    A . 明显加快 B . 明显减慢 C . 突变为零 D . 基本不变
  • 2. 表示地震破坏强弱程度的是(   )
    A . 震级 B . 烈度 C . 震中距 D . 震源深度
  • 3.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问一号”登陆的天体是(   )
      A . 卫星 B . 行星 C . 恒星 D . 彗星
    2. (2) 易干扰“祝融号”火星车数据回传地球的太阳活动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太阳黑子  ③耀斑  ④太阳风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2020年11月,某科研团队新发现了一种5.2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该生物被命名为“章氏麒麟虾”。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龄,单位:亿年)。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化石中的生物,存活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关于地球演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后期是地质史上形成煤炭的重要时期 B . ②末期发生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 C . ③时期是地质史上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 D . ④时期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 5.     下表为2010、2020年四大地区人口比重统计表(数据来自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口比重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2010年

    37.78

    26.62

    26.9

    8.18

    2020年

    39.93

    25.83

    27.12

    6.98

    1. (1) 据表可知(   )
      A . 东北地区人口大量迁入 B . 中部地区人口总量最少 C . 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最多 D . 东部地区人口分布最多
    2. (2) 影响2010-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 自然因素 B . 经济因素 C . 政治因素 D . 社会文化因素
  • 6.     下图为我国浙南地区某地典型红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数码代表淀积层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与东北地区黑土相比,南方地区红壤有机层较薄的主要原因是(   )
      A . 风化较弱,有机质来源少 B . 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强 C . 植被稀疏,枯枝落叶较少 D . 水分较多,淋溶作用较弱
  • 7.     下图为广西桂林某地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
      A . 风力侵蚀 B . 流水溶蚀 C . 风力沉积 D . 波浪沉积
    2. (2) 关于图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平缓,形似折扇 B . 高耸尖锐,脊似刀刃 C . 千沟万壑,植被稀疏 D . 峰峦叠嶂,青树翠蔓
  • 8.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 .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 .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 .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2. (2) “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 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 . 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 . 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 . 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 9.     下图为2010-2020年某市主城区用地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a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商业用地 B . 市政用地 C . 居住用地 D . 工业用地
    2. (2) 有四位同学对①处的钢铁厂布局条件进行了评价,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位于城区边缘,水陆交通不便 B . 乙同学:东北风频较高,大气污染严重 C . 丙同学:靠近主要河流,当地水能丰富 D . 丁同学:靠近高速铁路,铁矿运输便利
  • 10.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2014年主城区由市中心向外的植被覆盖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快速获取城市植被覆盖信息并输出植被覆盖变化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 . GNSS  GIS B . RS  GIS C . GIS  GNSS D . RS  GNSS
    2. (2) 主城区内距市中心10-20km的范围,植被覆盖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用地增加 B . 建设用地增加 C . 城市人口减少 D . 农业人口增加
    3. (3) 市中心植被覆盖率提高,对该城市的积极影响是(   )
      A . 减轻环境污染 B . 增加就业岗位 C . 根治内涝问题 D . 减少交通拥堵
  • 11.     周末,小明和父母到人民路上吃火锅,小明的父亲感叹:曾经的“服装一条街”变成了“火锅一条街”。下图为人民路周边火锅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量火锅店布局于人民路,主要考虑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地价较低  ②人流量大  ③交通便利  ④原料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近年来,人民路服装实体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购物方式改变 B . 环保要求提高 C . 人口规模增大 D . 消费水平提高
  • 12.     PLA(聚乳酸)是可降解塑料产品,在吸管、一次性餐具、购物袋等领域需求较大。PLA的传统生产模式多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2019年11月,浙江某公司的PLA项目落户广西,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甘蔗渣和作物秸秆等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公司PLA项目落户广西,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 技术 B . 原料 C . 市场 D . 交通
    2. (2) 与玉米相比,该公司采用甘蔗渣、秸秆进行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降低生产难度  ②保障粮食安全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略图,该岛经常发生台风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风来袭前,该岛需要重点防御的灾害是(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沙尘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该岛准备建设防御台风的“灾民安置点”,其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
      A . 容纳较多灾民的开阔海滩 B . 可以抵御狂风的山崖下方 C . 不会被洪水淹没的高海拔山顶 D . 便于灾民就近集中的公共场所
  • 14.     H集团拥有我国最大的女鞋加工厂,1996年H集团从江西省搬迁至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该镇聚集了大量鞋类相关企业。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般而言,影响鞋类加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劳动力 B . 市场 C . 技术 D . 政策
    2. (2) 与江西相比,H集团鞋业在东莞市厚街镇设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高素质人才多  ②靠近港澳地区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协作条件较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5.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实验设计中,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蒸发 B . 降水 C . 地表径流 D . 下渗
    2. (2) 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降低温度,从而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

      ①收缩下沉  ②膨胀上升  ③向右流动  ④向左流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我国是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棉花产量占国内产量约87%.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浙江省相比,新疆地区棉花种植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 地形平坦 B . 水源充足 C . 光照充足 D . 土壤肥沃
    2. (2) 近年来,新疆地区棉花的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
      A .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B . 粮食作物需求减少 C . 棉花生产成本降低 D . 棉花种植收益提高
  • 17.     某校地理社在考察浙江金华某传统民居时,绘制了当地民居内的天井示意图(图1),天井是指宅院里房与房,或房与高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图中柱子下方的石墩(阴影部分)被称为“柱础”。该地理社利用辐射表(测量各种辐射的仪器),研究天井内的大气热力作用,图2为辐射表安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建筑形式与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①高墙一一防风沙  ②天井——通风  ③柱础--防潮  ④屋檐一-遮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测量天井内大气逆辐射的辐射表是(   )
      A . B . C . D .
  • 18.     2006年,某市连接市区与甲岛的跨海大堤建成通车,下图为该市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跨海大堤的建设对甲岛的积极影响是(   )

      ①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促进工业沿大堤分布

      ③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④促进港口向市区转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跨海大堤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   )
      A . 隔开了海域,减弱了海水流通 B . 车流量增多,增加了污水排放 C . 增加了陆地,加强了海水蒸发 D . 阻挡海陆风,减少了大气降水
二、综合题
  • 19.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5日,中国超大型集装箱货轮“中远荷兰”号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出发,途经宁波、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穿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口。历时27天,日夜兼程两万余海里,续写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传奇。下图为“中远荷兰”号航线示意图。

    活动1:认识“中远荷兰”号

    船体钢材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其受腐蚀的强弱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中远荷兰”号船只底部有一层红色的防腐漆,防腐漆最高位置主要取决于航行过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船舶整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海水的密度越小,吃水深度越大。下图为吃水深度示意图。

    1. (1) “中远荷兰”号途经甲、乙、丙三处海域时,仅考虑海水盐度,受到腐蚀最严重的是处。仅考虑海水密度,船舶设计时红色防腐漆的最高位置取决于处的平均吃水深度。
    2. (2) 活动2:了解“中远荷兰”号的航线

      与新加坡不同,鹿特丹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两地植被差异主要受_ ▲__因素影响。简述鹿特丹自然植被树叶的季相变化特征。

    3. (3)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开展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目前世界贸易90%依赖于海运,海洋运输具有等优点。
    4. (4) 我国大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有________。
      A . 发展对外商品贸易 B . 扩大我国领海面积 C . 推动外交关系发展 D . 促进沿线共同繁荣
    5. (5) 埃及当地时间2021年3月23日8点左右,巨型集装箱货轮“长赐”号因故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堵塞。29日下午,在(填海水的运动形式)的作用下,苏伊士运河水位(填“上升”或“下降”),“长赐”号成功脱困。
    6. (6) 活动3:了解“中远荷兰”号航行过程

      若保持行驶速度不变,体积庞大的“中远荷兰”号沿航线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时会(填“顺”或“逆”)着洋流,消耗燃料较(填“多”或“少”)。

  • 20.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甲、乙为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群。

    1. (1) 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其主要动力是;与乙相比,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填“高”或“低”)。
    2. (2) 与重庆相比,上海水运的主要优势在于地处长江(填具体交通运输方式)便利。
    3. (3) 为了实现甲、乙两大城市群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请判断他们建议的合理性。

      A同学的建议:加大甲对乙的矿产资源供给量。(填“合理”或“不合理”)

      B同学的建议:加强甲对乙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填“合理”或“不合理”)

    4. (4) 从自然区位角度,指出洞庭湖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
    5. (5) 简述湖南发展金属冶炼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