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 /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七上 走近科学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8-02 浏览次数:17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2021七下·拱墅开学考) 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 17. (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           
    1. (1) 如图甲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cm。

    2. (2) 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乙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衡,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则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4mL(填“<”“=”或“>”)。
    3. (3) 科学上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可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就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_____
      A . 量筒 B . 刻度尺 C . 温度计
  • 18. (2020七上·仙居期末) 请观察下图后填空,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图乙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示数为

  • 19. (2020七上·镇海期末) 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从用法正确的尺上读出此木块的长度为cm。

  • 20. (2020七上·嘉兴期末)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 (1) 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 (2) 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0℃和5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 A和 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 AB段长度为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 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 21. (2020七上·台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小柯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 (1) 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
    2. (2) 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 A,此处标注℃。再把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作好标记 B。然后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 点,用刻度尺测得 AB 为 25cm,BC 为 18cm, 则此时室温为℃。
  • 22. (2020七上·江北期末) 如图一所示,小科对一个长方体木块进行了长度测量,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物体的长度cm。如图二所示,小科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三、解答题
  • 23. (2020七上·余杭期末) 实验桌上有一盒大头针,小金想知道这盒大头针的数目,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30枚大头针的质量为2.4g

    ②用天平测出所有大头针的质量为50g

    ③计算出大头针的数目

    1. (1)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知道这盒大头针的数目是个。
    2. (2) 实验步骤①中,小金把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其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 24. (2020七上·江北期末) 学习温度计之后,小科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吸管,红色颜料。

    1. (1) 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2. (2) 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3. (3) 问题解决之后,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4. (4) 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若水温为60℃ ,则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厘米。
  • 25. (2020七上·缙云期末)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你认为三人中谁的方法最合理?并简要说明另外两人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
  • 26. (2020七上·苍南期中)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三种容器制做简易温度计,选择哪种容器制成的温度计精确度会最高?并说明理由?(注:底部玻璃泡装满种类相同液体且甲、乙管径粗细相同,甲、丙底部玻璃泡大小相同。)

  • 27. (2020七上·普陀期中) 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

    1. (1)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1中的.图2所示的是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液体的温度,示数为 。
    2. (2) 小明同学又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此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 (3) 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分别为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多少?请列式计算c。
    4. (4) 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四、实验探究题
  • 28. (2020八上·苍南期中) 在学习了“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后,小明同学也准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 如图甲)。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用液态水柱密封一段空气柱,水柱高5cm。玻璃管竖直固定,将空气柱浸入不同温度的液体中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柱下表面的位置,分别测出水柱下表面距离玻璃管底端的高度h,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30

    40

    50

    60

    空气柱高度h(cm)

    20

    35

    50

    65

    80

    1. (1) 实验中空气柱的压强大小是用来体现的。
    2. (2) 小明同学指出此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为70℃,你是否支持他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 (3)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高温下水分易蒸发,而且在0℃以下,水柱会结冰无法测量。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常见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则表中替代水最合适的液体是(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液体沸点越高越难挥发。)

      液体种类

      酒精

      乙酸

      食用油

      凝固点(℃)

      -117

      0

      16.6

      -20

      沸点(℃)

      78.3

      100

      118.1

      160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