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02 浏览次数:113 类型:单元试卷 作者:WX_****87556a9759fb6d4b4f1a517ce
一、单选题
  • 1. (2021·广东) 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 a瓶的音调最低 D . d瓶的音调最低
  • 2. (2021·济宁)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 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D . 增大琴弦拨动力度会增大振动频率
  • 3. (2021·南京) 小明和小华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

    字母

    小明

    小华

    a

    109.2Hz

    261.2Hz

    b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A . 小明声音音调低 B . 小明声音响度大 C . 小华声音音调低 D . 小华声音响度大
  • 4. (2021·南京) 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探究声音的产生

    将发声的音又触及面颊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

    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其两端电压,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

    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A . B . C . D .
  • 5. (2021·邵阳)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 .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 6. (2021·岳阳)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 . 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 . 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 . 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 7. (2021·恩施) 跳摆手舞时,很远处能听到鼓声,是因为鼓声(   )
    A . 响度大 B . 音调高 C . 音色独特 D . 声速快
  • 8. (2021·大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 .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 . 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 . 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 9. (2021·贺州)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唱红歌”比赛。同学们正在认真排练,校园里传出阵阵“洪亮”的歌声,这里的“洪亮”主要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色 C . 频率 D . 音调
  • 10. (2021·兰州)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各种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风翻书,是因为书本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11. (2021·成都)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B . 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 . 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D .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
  • 12. (2021·山西) “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 . 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
二、填空题
  • 13. (2021·邵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市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4. (2021·宜昌) 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

  • 15. (2021·十堰) 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 16. (2021·贵港)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来辨别的。

  • 17. (2021·龙东)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相同,甲和丁的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 18. (2021·烟台) 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

  • 19. (2021·吉林)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同学们了解了党史,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20. (2021·上海) 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时高,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不同。
  • 21. (2021·江西) 为了庆况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问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 22. (2021·云南) 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
  • 23. (2021·安徽) 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4. (2021八下·北碚期末) 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而却不能传播声音。

  • 25. (2021·吉林模拟) 小轩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音乐声,他根据声音的判断出这是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声。
  • 26. (2021·包河模拟) 为了早日战胜疫情, 春节期间大家都自觉在家隔离,楼上小朋友蹦蹦跳跳的声音听起来特别明显,我们根据(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判断出这是蹦蹦跳跳的声音。
  • 27. (2021·覃塘模拟)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听众靠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8. (2018八上·浦东期中) 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Hz的超声波,人耳听见(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雷达——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若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4秒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的深度为米。(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 29. (2018八上·徐州月考)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三、解答题
  • 30. (2021八上·船营期末) 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影响你休息和学习,你能想出办法来减弱噪声的 干扰吗?写出两种办法即可。
  • 31. (2020八上·白云期中) 小明正在向暖瓶里倒水,这时“妈妈说快要满了,小心!”,请你先回答小明的妈妈是通过听什么听出水要满了的?并说理由。
  • 32. (2020八上·南昌月考)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 两处科学性的错误。
  • 33. (2020九上·龙岗期末) 2019年9月20日19点30分,全新国庆版灯光秀在深圳市民广场准时开演,四面八方的楼宇瞬间亮起五星红旗图案,绚丽的激光直入云霄,水中的倒影流光溢彩。随着广场响起《我爱你中国》的音乐,“我爱你中国”五个字在楼宇上缓缓呈现,另有市民广场对面立起的“7周年”灯饰以及伴随清风传来的阵阵花香,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国庆气氛,市民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记录这盛世繁华的时刻。据了解,灯光秀主要采用LED灯照明, 这种冷光技术相对传统白炽灯能节约80%以上电能,寿命为普通白炽灯的10倍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型的光源。

    请在上文中,找出三点与物理有关的描述,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与物理有关的描述

    涉及的物理知识

    范例:绚丽的激光直入云霄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 34. (2019八上·东莞月考)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四、实验探究题
  • 35. (2020八上·淮安期末) 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 (1) 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产生的声音和敲击发出的声音。
    2. (2) 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听到声音的较大。
    3. (3) 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相同,不同。
    4. (4) 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 36. (2020八上·大埔期末)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37. (2020八上·邛崃期末) 如图所示为小华、小明同学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他们选用的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acd粗细相同,b较粗),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 (1) 若他们选择琴弦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的关系。
    2. (2)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根琴弦。
    3. (3) 两位同学所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