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1581年的一天,伽利略在教堂里,观察到悬挂的油灯来回晃动。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他却思考着“为什么灯每次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差不多?”。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交流与合作
  • 2. 下列人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为37℃ B . 人的密度大约为1g/cm3 C .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8m/s D . 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59mm
  • 3. 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 . 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 C . 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 .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4.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奔跑的骏马 B . 滚滚的车流 C . 怡人的花香 D . 翱翔的飞船
  • 5.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图),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在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以“嫦娥五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 . 若以发射架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C . 若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运动的 D . 若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发射架是静止的
  • 6.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 .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 .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钟不再振动 D .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 7.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B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C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隔音板墙
  • 8. 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日食现象。图是某地市民在发生日食现象时,在地面上看到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呈现的月牙状光斑。这一奇特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 9.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医生通过B超给病人检查 B . 利用声呐测定海水深度 C .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D . 倒车雷达能判断车身离周围物体的距离
  • 10.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下列说法中(   )

    ①它前2s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它后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4.4km/h

    ③它6s内通过了28m的路程

    ④它6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②④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 11.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为了不踩到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和背着月光走时,分别该如何选(   )
    A . 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B . 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C . 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D . 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 12. 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 .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 13. 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2倍 C . 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 D . 乙的密度为1.0g/cm3
  • 14. 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华 B . 熔化 C . 汽化 D . 液化
  • 15.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

    A . 3:5 B . 5:3 C . 2:1 D . 3:1
  • 16.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s时乙在甲的前方 B . 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17. 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音叉甲和音叉乙分别靠近话筒,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   )

    A . 甲声波的频率较高 B . 乙声波的响度较大 C . 乙声波的音调较高 D . 甲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 18. 如图所示,二维码已成为人们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添加好友、移动支付、会议签到等都可以通过“扫一扫”实现。其工作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关于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B . 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C . 二维码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D . 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二、多选题
  • 19. 如图所示,图甲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熔化时间为7min C . 该物质在CD段是固液共存状态 D . 一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
  • 20. 现有密度分别为 )的两种液体,体积均为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质量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 .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 .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为 D .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三、填空题
  • 21. 2020年12月18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的泥水、土压双模盾构机“紫瑞号”(如图所示)在成都基地正式下线。该设备开挖直径达到1247(填单位符号),总重量约为2990(填单位符号),是国内首次在密集卵石地层施工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

  • 22. 如图所示,是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的“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1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①位置运动到④位置的距离是cm(保留3位有效数字);木块从①位置到③位置运动的速度为c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3. 如图所示的吼猴,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1.5千米以外都可以听见。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产生的;这里的“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4.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是宋代徐元杰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词句。若一只白鹭在湖面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若它距湖面2.5m,那它与“倒影”相距m;若它飞近湖面,则白鹭的倒影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5. 如图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汽化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滴,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 26.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约2公斤月球“月壤”(如图)顺利返回地球,使我国成为人类第三个获取月球样本的国家。“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质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选填“有关”或“无关”)。

  • 27. 如图所示,有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净含量为500mL,质量为650g,则该消毒凝胶的密度是g/cm3;用掉一半后其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片_x0020_100016

四、作图题
  • 28.  
    1. (1) 如图所示,OB是一束从水中射到空气后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标出折射角的度数。

    2. (2) 如图所示,O为凹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将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

五、计算题
  • 29. 成都地铁18号线是四川省成都市建成的第八条地铁线路,于2020年9月27日开通运营,如图。其首开段:火车南站至三岔站,线路长约56km。线路可根据客流量实行“快慢车套跑”,慢车运行模式下,全程用时约30分钟。

    1. (1) 慢车运行模式下,列车从火车南站到三岔站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2. (2) 若列车全长200m,它以100km/h的速度通过长为9.7km的龙泉山隧道,需要多少小时?
  • 30. 农业上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 =1.1×103kg/m3的盐水。已知 =2.2×103kg/m3 =1.0×103kg/m3 , 现配制300cm3的盐水,称其质量为303g。不考虑食盐溶解所产生的体积变化。
    1. (1) 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2. (2) 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 31.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50cm2 , 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先将铝质小球缓慢放入盛满这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发现一些液体溢出,小球沉入容器底,稳定后测得溢出液体的质量为100g,容器、容器内液体和小球的总质量为689g( 2.7×103kg/m3)。求:

    1. (1) 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 (2) 小球的密度为多少g/cm3
    3. (3) 该小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六、实验题
  • 32. 如图所示为小华、小明同学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他们选用的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acd粗细相同,b较粗),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 (1) 若他们选择琴弦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的关系。
    2. (2)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根琴弦。
    3. (3) 两位同学所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 33.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温度,此时水的温度是℃。
    2. (2) 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则 (选填“>”、“=”或“<”)。
    3. (3) 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
  • 34. 如图所示实验: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

    1. (1)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
    2. (2) 由图乙可知,金属块质量 g,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 kg/m3
    3. (3) 若实验小组用较粗的线来系金属块,这样会使测量的密度值偏
  • 3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 (1)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 (2) 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
      A . 12cm B . 15cm C . 18cm D . 20cm
    3. (3)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