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声学(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7-07 浏览次数:7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 .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 .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 .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 2. (2019·杭州模拟) 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   )

    电子驱蚊器参数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2W

    声波频率

    22kHz~55kHz

    产品质量

    60g

    产品尺寸

    9.9×6×3.3(cm3

    A .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 B .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 C .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 D .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 3. 下图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图a B . 图中飞机飞行速度最大的是图b C . 如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能直接从图b中得出飞机飞行的速度 D . 如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都能直接从各图中得出飞机的飞行速度
  • 4. 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4次
  • 5. (2018七下·柯桥期中) 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 . 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 . 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 . 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 6. (2016七下·浙江期中)

    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 . 乙和丁 B . 甲和乙 C . 丙和丁 D . 甲和丙
  • 7.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 .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 .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8. (2019七下·天台月考) 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 . 一声 B . 最多2声 C . 3声 D . 4声
  • 9. 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米。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       )

         

    A . 0.5秒   B . 1秒    C . 0.5分  D . 1分
  • 10. 在装满水的长50m的水管的一头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无法确定
  •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J

       

    A . 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 B . 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 .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    D .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 12. 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D .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二、填空题
  • 13. (2021七下·滨江期中) 如下图所示,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及特性的学习,完成以下填空。

    1. (1) 如图1所示,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 推理法 B . 类比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转换法
    2. (2) 如图2所示,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如图3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以产生声音,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的振动产生,声音音调从低到高是依次
    4. (4) 向保温瓶内注水时,随着水的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或“变低”),听到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
  • 14. 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右手感到;说明感受器分别感受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15.

     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跳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

    1. (1)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 的折射,像成在[7] 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 (2) 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 的振动,刺激了[9]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 (3)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 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 16.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1. (1) 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的存在。
    2. (2) 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其原因是
    3. (3) 某人在乘坐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4. (4)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
  • 17. (2021七下·浙江月考)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 (1)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选填“甲”或“乙”)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 (4)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选填字母)法。
      A . 推理 B . 类比 C . 控制变量 D . 转换
  • 18. (2021七下·金华月考)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 (1) 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 (2) 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点。
  • 19.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1. (1)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②

    2. (2)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 (3) 已学过的科学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
  • 20. (2020七下·温岭期末)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 (1) 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     
      A . 声音具有能量 B .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 声音由振动产生
    2.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
    3. (3) 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21. (2020七下·长兴期末)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绷紧程度等有关。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1. (1) 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绷紧程度相同。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2. (2) 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请你据图2判断,在绷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点。
  • 22. (2020七下·桐庐月考)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m/s)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0

    1450

    E

    0

    4900

    1. (1) 通过比较(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 (2) 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声敲打声。
  • 23. (2020七下·吴兴期中)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完成后,小明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1. (1) 步骤②中小明为了使橡胶球每次撞击玻璃板的力度是一样的,请问他是如何操作的?
    2. (2) 请完善表格中的“▲”处内容:
    3. (3)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4. (4) 小明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由此小明想为了更好的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玻璃(单层/双层)。
  • 24. (2020七上·浙江期末) 两点阈是指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差异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裸露部分

    覆盖部分

    中指指尖

    上唇

    前颔

    胸部

    肩部

    背部

    2.5

    5.5

    15.0

    36.0

    41.0

    44.0

    1. (1) 刺激皮肤能引起人体产生触觉,这是因为皮肤中含有组织;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据此推测:人体裸露部位比覆盖部位的神经分布要 (选填“密集”或“稀疏”)。
  • 25. 请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引起的生理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振动,能够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 (2) 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具有调节作用.
    3. (3) 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多,这种激素调节是通过 调节而起作用的.
  • 26. (2019八下·余姚月考)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⑴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⑵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⑶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被反射。

四、解答题
  • 27. (2021七下·拱墅期中)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v=51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最短时间为0.1s。
    1. (1) 现有一根足够长、注满水的铁质管,在一端用力敲击后,可在另一端听到次声响,其中最后一声是通过传播过来的。
    2. (2) 在一根空心铁质管的一端敲击,另一端接收传来的声音,此时人耳恰能分辨出来,问该空心管的最短距离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28. 如图甲所示,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如图乙所示,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试说明建造体育馆及制作耳罩选取材料的要求及其作用。

  • 29. (2020七下·长兴期末)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很快,所以声速的测量体现了科学家们超凡的智慧。
    1. (1) 历史上第一个测出空气中的声速的人是英国人德罕姆。1708年的一个晚上,德罕姆站在一座教堂的顶端,注视着远处正在发射的炮弹,先后不同的炮弹都落在距离教堂19.32公里的同一个山顶上。他在看到炮弹爆炸所发出闪光后计时,听见炮弹爆炸声后停止计时,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声速;并且通过测量多次,(填减小误差的方法),作为最后的结果。
    2. (2) 历史上第一次测量水中的声速是在1827年,由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和他的助手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先测出两船的距离。然后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则在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火药发光后开始计时,听到了水下钟声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为9.6s。实验结束后,科拉顿通过计算,得出了水中声速为1435m/s的结论。如图所示,请问科拉顿此次实验时两船的距离为多少?(计算时忽略船的长度对距离的影响)
    3. (3) 历史上第一次测得声音在金属中的速度是在法国巴黎进行的。当时人们拿来一根长为931米的铸铁造的管子,在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就会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间隔2.5秒。人们为什么可以听到两次响声?
  • 30. (2020八下·余姚期末) 汽车利用的倒车雷达,它在工作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如图,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发射声波,经过0.01s后收到回波。如果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汽车此时离障碍物多远

  • 31. (2020七下·金华期中)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 (1) 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①;②
    2. (2) 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的深度。
  • 32. (2019八下·余姚月考) 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1) 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2. (2)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 33. (2019八下·余姚月考) 校运会上,100米决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问:
    1. (1) 终点处的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出的“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是为什么?
    2. (2) 若计时员是听到发令枪声时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运动员的成绩将被提高多少?(已知常温下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34. (2019七下·天台月考)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 (1) 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 (2) 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时声速为m/s。 
    3. (3) 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请你指出:在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
    4. (4) 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 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是
  • 35. (2019七下·义乌月考) 某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问
    1. (1) 频率是多少?
    2. (2) 人耳能听到吗?
    3. (3) 为什么?
  • 36. 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 (1) 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2. (2) 有些人晕车,与耳的有关。
    3. (3) “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通过耳廓收集声波,声波进入之后,请写出之后声波到达大脑形成听觉的过程(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4. (4) 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 (5) 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张开,使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 37. (2019七下·江干月考) 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五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
    1. (1) 若汽艇静泊在水面,它离高崖多远?
    2. (2) 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听到声音时离高崖多远?
  • 38. 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 (1) 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3.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39. 劳德(R.Lord)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析情景“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王涛说到‘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

  • 40. (2021八下·慈溪月考) 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离峭壁隧道口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