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4-28 浏览次数:1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 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 B . 哺乳动物大多是体表被毛 C . 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 2. (2020八上·勃利期中) 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 . 肱骨 B . 股骨 C . 肋骨 D . 脊柱
  • 3.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 B .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 .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4. 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 收缩、舒张 B . 收缩、收缩 C . 舒张、收缩 D . 舒张、舒张
  • 5. (2019八上·陵川期末)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 . 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 .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6.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I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A . I和Ⅱ B . Ⅱ和Ⅲ C . I和Ⅲ D .
  • 7. 为探究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人员将适应在20~35℃中生存的中温细菌和适应在50~60℃中生存的高温细菌混合培养,绘制出不同温度下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b段曲线上升,可能是温度升高促进中温细菌繁殖 B . bc段曲线下降,可能是温度过高致使中温细菌死亡 C . cd段曲线上升,可能是温度升高促进中温细菌繁殖 D . de段曲线下降,可能是温度过高致使高温细菌死亡
  • 8. 下列关于蘑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蘑菇的细胞无细胞核 B . 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C . 蘑菇是大型的真菌 D . 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 9. 垃圾填埋后,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步降解而消失,所谓“降解”是指(   )
    A . 被雨水溶解冲走了 B . 被土壤同化吸收了 C . 被植物吸收利用了 D . 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了
  • 10. (2020八上·天津期末) 手癣和足癣是由哪种病因引起的(  )
    A . 冻伤 B . 缺乏维生素 C . 真菌寄生 D . 病毒
  • 11. 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后,某同学用概念图的方式梳理了本课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 .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根瘤菌、与动植物共生、链球菌 B . 与动植物共生、链球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根瘤菌 C .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链球菌、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D . 与动植物共生、大肠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木耳
  • 12. (2019八上·桑植期末) 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推广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 . 甲烷细菌 B . 乳酸菌 C . 霉菌 D . 噬菌体
  • 13. 现有A、B、C、D四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

    A . A和B B . B和C C . D和A D . 都一样
  • 14. (2019·黔江)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
    A . 基因的多样性 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染色体的多样性
  • 15. (2016·绵阳) 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  )

    A . 两千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下降到20% B . 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大幅减少 C . 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影 D . 绵阳安昌江曾经水葫芦疯长,使江中鱼虾大量死亡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6.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使其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A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分,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与其运动相关的是器官[]和器官[]。
    2. (2) 图B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和[3]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从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看,[6]和[7]均属于
    3. (3) 图B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3)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理由是

      A.     B.

  • 27.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这种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患有该病的人或者携带该种疾病病毒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进而传染其他人。

    1. (1) 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这种病原体没有结构,由组成。因此它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从分类角度来看该病毒属于病毒。
    2. (2) 2020年10月8日天津新增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为冷库装卸工,该患者并未有疑似病例接触史,这一事件说明冷冻链进口食品可能会传播新冠肺炎。这是由于病毒在离开活细胞后,通常会变成,当外界的条件适宜时,便侵入活细胞,靠自己遗传物质里的,利用,制造出新的病毒。
  • 28. 超市里,一些食品在聊天:面条说方便面,瘦就瘦呗,干吗烫发;馒头说蒸包,胖就胖呗,干吗带花;腊肉说火腿,露就露了,干吗包着,还带了两个卡。

    1. (1) 上面所涉及的食品中,由发面团加工而成的是。它们的“胖”是因为加工时人们在面粉中加入了图中所示的微生物[], 该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成了,加热后,使这些食物变得膨大而松软多孔。
    2. (2) 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其中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结构[]中,⑥是,它使细菌能够,当[]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抵抗不良环境。
    3. (3) 图中所示的微生物与植物细胞相比,均没有,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4. (4) 大多数细菌通过方式大量繁殖,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腐败。图[]是培养细菌形成的菌落。
    5. (5) 若火腿出现胀袋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6. (6) 腊肉的保存原理是除去食品中的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下列食品中,也采用此原理保存的是____。
      A . 纯牛奶 B . 鱼罐头 C . 火腿 D . 果脯
  • 29.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其中,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如果把A、B归为一类,C、D归为一类,则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2. (2) C类大多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内部结构特征是: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胸肌发达,附着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 (3) 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声音马上逃跑,这一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行为。
    4. (4) D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牙齿有分化。
    5. (5)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为了隐蔽洞穴,兔子的这种行为与其发达的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