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四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九上2.4.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2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温岭模拟) 郑恻尘,温州永嘉人,1924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国民党永嘉县党支部正式成立,共产党员郑恻尘、胡适因等分别担任国民党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 辛亥革命的推进 B . 国共合作的实现 C . 北伐战争的启动 D . 抗日战线的形成
  • 2.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是指(  )
    A . 辛亥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3. 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广州到华中,……势如破竹,1926年9月攻下武汉,11月拿下南昌,12月占领福州,1927年3月进驻上海和南京。九个月内,占中国半个部分的南方被攻占了。”这一情形反映的是(   )
    A . 辛亥革命 B . 国民革命 C . 国共对峙 D . 武汉会战
  • 4.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一材料表明(    )
    A .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 .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 .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 .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 5. (2019九上·浙江期中) 小明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图片,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发动反蒋起义 B . 北伐推翻清政府 C . 第一次国共合作 D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6. 19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的时代呼声是(   )
    A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土地革命,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7.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 蒋介石 B . 周恩来 C . 叶挺 D . 毛泽东
  • 8.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 . 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 . 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 . 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 . 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 9. (2019九上·金华月考) 1919年4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蔡元培等邀请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 省市高校讲演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杜威在华巡讲期间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报纸上刊登了白话文作品 B . 学生纷纷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 C . 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 . 各地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 10. (2019九上·柯桥月考)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历史课上,孙老师展示了如图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五四运动时期 D . 抗日战争时期
  • 12. (2019九上·杭州月考)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3.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发生了(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南昌起义
  • 14.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 . 同共合作的产物 B . 蒋介石担任校长 C .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 毛泽东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
  • 15. (2019九上·绍兴月考)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
    A . B . C . D .
  • 16.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 . 北京大学 B . 工农革命学校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 17. “蒋介石野蛮地、出其不意地以流血的行动反对他先前的共产党盟友,结束了这一联盟。”该“联盟”结束于(    )
    A . 1924年 B . 1926年 C . 1927年 D . 1937年
  • 18. (2019九上·诸暨月考)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伥;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国民大革命 C . 土地革命 D . 抗日战争
  • 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伐对象的是(    )
    A . 张作霖 B . 吴佩孚 C . 段祺瑞 D . 孙传芳
  • 20.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B . 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C .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 .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民党“一大”会场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何联系?联系当时国际国内的局势,分析国共两党实行合作的原因。
    2. (2) 黄埔军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3) 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 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材料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暮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 (1) 结合材料,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2. (2) 材料二中中国人的抗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议中的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出该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