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

更新时间:2020-01-11 浏览次数:33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青浦月考) 烧过的开水,冷却后不能养鱼,是因为水中没有了(   )
    A . 氧元素 B . 氧分子 C . 氧原子 D . 氢元素
  • 2. (2019·五河模拟)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3. (2019·比如模拟) 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 加入溶质 B . 降低温度 C . 升高温度 D . 恒温蒸发溶剂
  • 4. 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 . 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 . 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 . 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 5. (2018·长沙) 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冰水溶解    B . 用热水溶解 C .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 .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 6. (2018九上·大庆月考)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 溶液丙若再蒸发5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 g
  • 7. (2018·北京)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④⑤
  • 8. (2018·宝安模拟)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及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喝了汽水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B .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 . 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g,所以硝酸钾属于可溶物质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例如碘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汽油中溶解性大
二、填空题
  • 9. (2018九上·黑龙江月考) 在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变成不饱和食盐水,最好的方法是.将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
  • 10. (2019·比如模拟) 6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在60 ℃,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11.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 12.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该溶质.


  • 13. (2018·嘉定模拟) 氯化钠(NaCl) 和硝酸钾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KNO3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

    35.8

    36

    36.6

    37.3

    38.4

    ①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③要配制100g 10%的KNO3溶液,需要KNO3固体g。

    ④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二种物质分别加水制成相应的饱和溶液,得到溶液质量较大的是(填“甲”或“乙”)。

    ⑤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20℃,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字母编号)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KNO3 , 烧杯②中溶解的是NaCl

    B.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三、解答题
四、综合题
  • 15. (2018九上·密山期末)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填“<”“>”或“=”)乙;
    2. (2) P点的含义
    3. (3) t2 ℃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 (4) 欲将t2 ℃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5. (5) 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