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7-09-01 浏览次数:4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 . 趋利避害 B . 精耕细作 C . 量力而行 D . 扬长避短
  • 2. (2016高三上·河南期中)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

    A . 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B . 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 . 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 . 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 3.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

    A . 私营手工业 B . 官营手工业 C . 家庭手工业 D . 工场手工业
  • 4. (2015高二上·广州期中)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 . 交子的出现 B . 坊市界限的突破 C . 商帮的形成 D .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 5.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 . 重农抑商的政策
  • 6.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 B . 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 C . 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D . “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 7. 《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    )

    A .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B . 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C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 D . 封建伦理纲常被自由思想取代
  • 8. 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

    第141课 一个老婆婆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她的纺车。

    A . 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B . 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C . 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D . 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 9.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 . 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0.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 .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 .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11. 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部分应为(    )

    A . 民族资本 B . 官僚资本 C . 外资企业 D . 个体经济
  • 12.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 . 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 . 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发展缓慢 D . 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13. 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    )

    A . 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B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 D . 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
  • 14.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国有企业改革
  • 15.

    同学们在运用下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    )


    A . 小农户经营方式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6.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 . 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 . 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 C . 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D . 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17.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

    A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 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 18. 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 . 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 . 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 . 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
  • 19. (2017高一下·庄河月考)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 . 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B .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 .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 20. (2017·宁城模拟)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 . 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 . 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 . 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21.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

    A . 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 .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 .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 .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 22.

    这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外来文化的影响 B . 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 . 人们的思想解放 D . 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 23. 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

    A .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 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 . 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D .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 24. 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时期架设了首条电报线 B . 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出现近代报刊 C . 北洋政府时期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D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 25. (2017·中山模拟) 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

    A . “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 . 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 . “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D .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 26. 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

    A . “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 . “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 . “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 . “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 27. (2017·中山模拟) 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

    A . 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 . 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 . 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 . 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 28.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 . 19世纪中期 B . 19世纪末期 C . 20世纪初期 D . 20世纪中期
  • 29. 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②①③
  • 30. (2017·中山模拟)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官制
二、<b >综合题</b>
  • 31.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调整。

    3. (3) 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材料二: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1. (1) 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2. (2)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张謇考中状元却弃官办实业,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何原因?

    3. (3) “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根据材料二说明理由。

  • 33.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年均增长率

    4.5%

    4.3%

    11.1%

    3.9%

    4.0%

    5.1%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9.1%

    17.9%

    18.5%

    1. (1) 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 (2) 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4.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举行通车典礼,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比西方最早修建的铁路晚了半个世纪。它是英美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清政府在交齐28.5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后,竟把这条有用的铁路给拆除了。

        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1万多公里中国的铁路权益先后落入列强之手。1909年10月,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0年湖北省要求准予商办川汉铁路。从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关内仅修建36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勉强修建了1900公里铁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只顾发动内战,基本没有修建铁路。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能够维持通车的只有l万多公里。

    材料二:从195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算起,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为止,新中国先后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新建的宝成、兰新两大干线以及黎湛、蓝烟、鹰厦、萧穿等线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全国的联系。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旧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 (2) 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