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27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更新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26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下·西城期末) 下图是北京市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包含有不同类型区域 B . 区域的划分均依据综合性指标 C . 各类型区域边界明确 D . 区域之间主要是自然条件差异
    2. (2) 北京市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规划建设了生态涵养区。生态涵养区的划分,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

      ①行政区划

      ②地形

      ③气候

      ④河流

      ⑤经济发展水平

      ⑥地方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④⑤⑥
    3. (3) 生态涵养区的划分,反映出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    )
      A . 生活特点 B . 发展条件 C . 发展水平 D . 发展方向
  • 2.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有一种冷叫南方的冷……”每到冬季,便有不少南方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下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示两大区域(    )
      A . 以省级行政区界为分界线 B . 内部气候特征基本相同 C . 依据单一划分 D . 紧邻分界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 (2) 集中供暖(  )
      A . 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B . 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C . 电力供应更加紧张 D . 煤炭消耗逐年增加
  • 3. (2019高二下·榆林期末)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4. (2019高一下·陆良期末)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技术人员在松嫩平原中部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松嫩平原中部,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
      A . 初期阶段 B . 成长阶段 C . 再生阶段 D . 转型阶段
    2. (2) 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首次突破5 000万吨,此时可能出现的是(   )
      A . 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 B . 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 .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D . 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 5. (2018高二上·延边期中)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 .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 . 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 . 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 .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 (2) 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 . 商品率较高 B . 机械化水平高 C . 农场经营规模小 D . 水利工程量大
    3. (3) 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 .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B . 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 . 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 . 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 6.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B . 东部地带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C . 中、西部地带城市发展速度快,综合经济实力强 D . 中、西部地带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 7.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B . 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 C . 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 . 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2. (2) 由图可知( )
      A . 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 B . 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 C . 丙的产业结构优于甲 D .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 8.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 四川盆地 B . 华北平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长江三角洲
    2.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 9. (2018·全国Ⅲ卷)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 更易招募劳动力
    2. (2)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 . 从事商业活动 B . 留守子女上学 C . 兼顾务工务农 D . 扩大种田规模
    3. (3)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黄色中国”—海拔所致 B .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 . “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2. (2) 关于各区域与其命名组合正确的是( )
      A . ①-“黄色中国”  ②-“金色中国”  ③-“绿色中国” ④-“银色中国” B . ①-“金色中国”  ②-“银色中国”  ③-“绿色中国” ④-“黄色中国” C . ①-“银色中国”  ②-“金色中国”  ③-“绿色中国” ④-“黄色中国” D . ①-“金色中国”  ②-“黄色中国”  ③-“银色中国” ④-“绿色中国”
二、综合题
  • 11. (2017高二上·遵义月考)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 “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1. (1) 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分别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说明,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产区与南方粮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 12. (2019高三上·浠水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布提自然条件恶劣,工农业基础薄弱。阿萨尔湖(如下图所示)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朱拉湾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分离,被松软的岩层隔开。该湖湖面海拔-156米,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内陆湖泊,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被人们视为“聚宝盆”。1988年前,阿萨尔湖还处于手工采盐、骆驼运送的原始方式,尽管吉布提政府非常重视盐湖开发,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中国企业与吉布提合作启动了阿萨尔湖工业采盐计划,而后建设了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通往盐湖的公路和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还将在盐业码头附近建设化工园区,布局盐业开发的全产业链,实现阿萨尔湖的综合开发。

    1. (1) 分析吉布提夏季高温酷暑的原因。
    2. (2) 说明阿萨尔湖千年不枯的原因。
    3. (3) 说明阿萨尔湖被人们视为“聚宝盆”的理由,并分析其长期以来开发程度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4. (4) 简述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对吉布提工业发展的贡献。
  • 13.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a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工程,其首要目标是
    3. (3) 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上游重点开发丰富的资源;中游地区重点整治;下游重点整治环境污染,其主要措施有①,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4. (4)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分别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及以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上、中游经济区与下游经济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14. (2018高二上·广东期中)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1. (1) 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 动力是
    2. (2) 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表现。
    3. (3) 从发展阶段二到发展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结合图中信息试简述为了工业和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 15. (2018高二下·襄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国为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乙国主要的创汇产品是木材。

    1. (1) 对比分析甲、乙两国自然特征的相同之处。
    2. (2) 说出甲乙两国各自出口货物所选取的恰当运输方式,并推测其主要贸易地区,简述理由。
    3. (3) 乙国自2015年起限制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产量的15%,分析其原因和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