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1-19 浏览次数:2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 (1)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 . 地形、热量 B . 热量、水分 C . 水分、热量 D .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 (2)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 . 热带气旋的形成 D . 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 (3)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土壤肥沃

      ⑥灌溉水源充足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⑥ D . ③④
  • 2.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右图为2012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    )
      A . 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B . 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 C .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D . 所在地区水质清洁
    2. (2) 图上各城市中(    )
      A . 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B . 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C . 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 D . 大连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他城市联系密切
    3. (3) 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吉林→长春→沈阳 B . 抚顺→沈阳→哈尔滨 C . 大连→沈阳→长春 D . 哈尔滨→长春→吉林
  • 3.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2. (2) 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 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 . 大地高程测量 C . 地震监测和预报 D . 电离层研究
  • 4. 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A . 青藏高原 B . 塔里木盆地 C . 东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 . 饲料厂 B . 油菜地 C . 养鱼场 D . 酒精厂
    3. (3) 该循环经济(    )
      A .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 B .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 . 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 5.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
    2. (2) 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样、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 . 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 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 . 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 (3) 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灌木 D . 针叶林张
  • 6.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为1∶7 000。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其原因是(    )
      A . 河流流量大 B .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 河流落差大 D . 容易发生凌汛
    2. (2) 今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
      A . 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 . 水库冲淤排沙 C . 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 .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 7.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草场退化 B . 水土流失 C . 森林破坏 D . 土地盐碱化
    2. (2)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 .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 .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 .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3. (3)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 .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D . 提高土地利用率
  • 8.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南阳盆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在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下图为南阳盆地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南阳盆地位于(    )
      A . 北方地区 B . 黄河流域 C . 湿润区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2. (2) 关于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种植柑橘在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树冠截留雨水,减弱雨水侵蚀强度 B . 树木的阻挡,减慢地表径流流速 C . 恢复植被,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 D . 恢复植被,增加植物蒸腾,降水量增多
    3. (3) 甲处柑橘比乙处品质优、产量高的原因(    )

      ①甲处海拔高,光照充足

      ②甲处阳坡,阳光充足,热量高

      ③甲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④甲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唐朝诗人李白曾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012年10月开工、2017年12月6日开通运营的西成高铁,让“蜀道难”彻底成为历史。西成高铁沿线工程以桥隧为主,其中陕西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2.1%。下图为西成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成高铁2012年开工,2017年底才开通运营,修建时间长,其主要原因是(    )
      A .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B . 沿线移民搬迁量大 C . 修筑高铁的资金紧张 D . 气候条件影响施工
    2. (2) 西成高铁下列路段中运行速度最慢的可能是(    )
      A . 宁强南站—成都站 B . 西安北站—户县东站 C . 汉中站—宁强南站 D . 洋县西站—汉中站
    3. (3) 西成高铁桥隧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少占耕地 B . 便于动物迁徙 C . 沿线地下溶洞较多 D . 沿线地形崎岖
二、<b >综合题</b>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山城”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流经此地,煤、铁产量高,有“钢铁之都”的称号。近年来,本溪在逐步打造“地质旅游之都”“生物医药之都”。

    著名旅游景观本溪水洞是世界第一长的充水溶洞,但在5.7亿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水生生物繁盛,形成了大量生物碳酸盐沉积物。

    目前,太子河上游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正在建设中,该工程将使本溪市改变从天然开敞式河道取水的历史,改为由管道从上游水库调水。

    1. (1) 从地质作用角度简述本溪水洞地貌的形成过程。
    2. (2) 试评价太子河上游修建水库的自然条件。
    3. (3) 简述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对本溪市的有利影响。
    4. (4) 分析近年来本溪市经济发展方向变化的原因。
  •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国为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乙国主要的创汇产品是木材。

    1. (1) 对比分析甲、乙两国自然特征的相同之处。
    2. (2) 说出甲乙两国各自出口货物所选取的恰当运输方式,并推测其主要贸易地区,简述理由。
    3. (3) 乙国自2015年起限制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产量的15%,分析其原因和目的。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桑树,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气温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自孵化至吐丝结茧,24~25℃下约需24~26日,26~28℃下约需21~23日,结茧过程约需2~3日。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于丝绸生产。

    材料二:广西宜州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9.80%。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茧丝绸相关企业也已有20多家。但目前宜州绝大多数养蚕户还是在自家院子里养殖,加工企业缫制出来的生丝大多为中低档,丝绸加工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还有待提升,印染后整理技术、产品设计等水平较差。如何完成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破茧化蝶”问题一直困扰着宜州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 (1) 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
    2. (2) 从市场角度说明宜州桑蚕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 (3) 当地政府应如何促进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转变。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7月17日,湖北神农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0个世界遗产项目。2016年,神农架共接待游客109.82万人次,同比增长25.04%。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神农架投资10多亿修建了神农架红坪机场,2014年5月8日建成通航后,每年客流量不足5万人次,远低于设计吞吐量25万人次的目标。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分析神农架游客增长迅速和神农架机场客流量严重不足的原因。

  • 14. 纳帕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云南香格里拉且城西北约8千米处。每年夏末秋初,雨水频降,湖面增大,秋末至次年夏秋,湖水下落,形成大片沼泽草甸。近年来,为了发展畜牧业,从们排干湖水,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分析纳帕海面积缩小,水质恶化生态恶化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