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第103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19-01-09 浏览次数:2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6八上·江津期中)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 2.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 .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 .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 .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 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B .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C .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D . 以上说法都正确
  • 4.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A . 1h B . 5min C . 10s D . 50s
  •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 C .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6.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 7.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音色一定不同 B . 音调一定不同 C . 响度一定不同 D .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 8.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适合洗澡的水温约是40℃ B .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3℃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8℃ D .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 9. 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 . 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 . 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 . 用铁水浇铸工件
  • 10.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 .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 两盆一样高 C .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五、实验题
  • 27.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此木块的长度为。;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s。

  • 28. 一个小球由静止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1. (1) 实验中测小球滚动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的工具有;
    2. (2) 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间是s
    3. (3) 平均速度为m/s。
    4. (4) 该实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些较好(选 “大”或“小”)
  • 29.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1. (1) 锡的凝固点是℃。
    2. (2) BC段是过程,EF段是过程,EF段是不变,必须。(填吸放热)
    3. (3) 锡熔化过程经过min,在3—6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9—12min内锡处于过程,锡在3—6min内与9—11min内的不同点于
  • 30.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31. 小闵把钢尺固定在桌面上,探究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1)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应该保持相同,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长,它发声的音调越
    2. (2) 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时,应该保持相同,改变尺子振动的幅度,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声音的响度越大。
  • 32. 在探究“水的沸腾”时,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 (2) 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 (3)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 (4)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