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五四学制) /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

更新时间:2018-08-31 浏览次数:3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成都) 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 . 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 . 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大 D . 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2. (2018·北京)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④⑤
  • 3. 欲将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加入硝酸钾晶体    B . 加水    C . 降低温度    D . 恒温蒸发水分
  • 4. (2018·深圳) 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 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 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 5. (2018·达州) 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 C . 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 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 6. (2018·游仙模拟)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 . 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 .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 . 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二、填空题
  • 7. (2017九上·五莲期末) 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 8. (2017·东莞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意义是

    ②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的质量为 g(a物质不含结晶水);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④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 9. (2018九上·金山期末)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 ℃;

    ② 4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③ 40℃时,要完全溶解60 g乙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 g;

    ④ A、B两点是甲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的溶液,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

  • 10. (2018·普陀模拟) 下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溶解度的单位是

    ②由图可知 10℃时,溶解性最好的是

    ③50g 水中投入 75g 硝酸钠固体得到饱和溶液, 此时,实验溶液温度为 ℃。

    ④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各 10g,然后加入水都完全溶解得到 50℃ 时饱和溶液。则最后得到饱和溶液质量最多的是(选填下列编号)。

    A.硝酸钾   

    B.硝酸钠

    C.氯化钾   

    D.氯化钠

    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硝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二种构成。现取混合物 40g,加入50g 50℃的热水(水温保持不变),固体完全溶解。对该包固体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选填下列编号)。

    A.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B.可能只有氯化钾


    C.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D.一定只有硝酸钾

三、综合题
  • 11.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 (1) 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会有白斑;晾干的咸菜表面有一层盐霜.
    2. (2)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某些盐湖中,溶有较多的食盐和纯碱(碳酸钠).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冬天捞碱(即碳酸钠晶体)、夏天晒盐(食盐晶体).
    3. (3) 将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升温与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现象有哪些相似,又有何区别?
  • 12. (2018·金山模拟) 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 NaCl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g/100g 水)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 (1) I.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 (2) II.60℃时,按图示操作

      A 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 中溶液的总质量是g;

    3. (3) III.①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 g,分别加热蒸发 10 g 水后,再恢复到 50℃,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有 NaCl 晶体析出,无 KNO3 晶体析出


      b.两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都增大


      c.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 溶液大于 KNO3 溶液

      d.析出 NaCl 晶体 3.7 g

      ②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请写出工业上除铁锈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 Zn 粉放入 AgNO3 与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I.步骤 b 中生成的无色气体 X 是,滤液 N 中的溶质是

      II.步骤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