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17-03-03 浏览次数:2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相比较,他们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

    A . 身体都呈两侧对称 B . 身体都有前后之分 C . 有口无肛门 D . 都有感觉器官
  • 2.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 . 运动器官 B . 生殖器官 C . 感觉器官 D . 消化器官
  • 3. 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    )

    A . 有利于它进行呼吸 B . 保持清洁 C . 便于其灵活运动 D . 给它降温
  • 4. (2015八上·丹东期末) 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这主要与蚯蚓的哪一结构有关?(  )

    A . 肌肉 B . 刚毛 C . 粘液 D . 体节
  • 5. 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是(    )

    A . 海龟 B . C . 海蛰 D . 蜗牛
  • 6. 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最大的动物类群是(    )

    A . B . 节肢动物 C . D . 哺乳动物
  • 7. 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活动范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 具有趐 B . 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C . 具有三对足,尤其是跳跃足 D . 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 8. 在水中,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地张开和紧闭,这是鲫鱼在进行哪项活动(    )

    A . 循环 B . 消化 C . 呼吸 D . 排泄
  • 9. 海马的运动方式是(    )

    A . 爬行 B . 奔跑 C . 行走 D . 游泳
  • 10.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 . 节肢动物 B . 爬行动物 C . 两栖动物 D . 鱼类
  • 11. 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 . 蜥蜴 B . C . 壁虎 D . 扬子鳄
  • 12. 鸟的骨骼中最发达的骨是(    )

    A . 胸骨 B . 颈骨 C . 后肢骨 D . 头骨
  • 1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

    ①有气囊辅助呼吸      

    ②体内受精、卵生     

    ③体表被覆羽毛

    ④有发达的胸肌        

    ⑤前肢变为翼         

    ⑥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③④⑥
  • 14.

    如图是狼的牙齿剖面示意图,其中③的作用是(    )

    A . 切断植物纤维 B . 磨碎食物 C . 撕裂食物 D . 吞咽食物
  • 15.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的故乡,熊猫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A . 体表被覆羽毛 B . 用鳃呼吸 C . 胎生和哺乳 D . 体温不恒定
  • 16. 以下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 【鹬】【蚌】相争 B . 【蛛】丝【马】迹 C . 【虎】头【蛇】尾 D . 【鸡】【犬】不宁
  • 17. 下面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防止水分丢失无关的是(    )

    A . 蛇的体表有鳞 B . 狮子的体表有毛 C .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 . 龟的体表有甲
  • 18.

    如图是关节模式图,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特点无关的是(    )

    A . ③和④上覆盖一层光滑的软骨 B . ①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 . ②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D . ②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
  • 19.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    )

    A . 骨、关节、肌肉 B . 关节、肌肉 C . 骨、肌肉 D . 关节、骨
  • 20. (2015八上·沙河期末) 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 .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 昆虫之间的通讯 C .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 昆虫的迁徙行为
  • 21. (2017八上·龙华期中) 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 . 生来就有 B .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 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 . 能伴随动物一生
  • 22. 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 . 气味 B . 舞蹈 C . 声音 D . 表情
  • 23. (2015八上·德惠期末) 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 .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 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 24. 下面的措施中,哪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 .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 在农林业生产中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 D .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 25. 人们研究雷达的回声定位系统,是模仿了下列哪种动物而研制的(    )

    A . 蝙蝠 B . C . 鸟类 D . 鱼类
二、<b >非选择题</b>
  • 26.

    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横线上画“√”,错误的画“×”.

    1. (1) 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气囊.

    2. (2) 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3. (3) ②和③都是能进行气体交换.

    4. (4) 飞行时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 27.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 (1) 鲨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类群,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 (2) 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 (3) 下列动物中,与鲨鱼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 . 草鱼 B . 鲸鱼 C . 鱿鱼 D . 章鱼
    4. (4) 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28.

    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图中几种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A用呼吸,B用辅助呼吸,C用呼吸.

    2. (2) A与B、C、D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3. (3) B是由幼体发育而来的,幼体用呼吸.

    4. (4) C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5. (5) D生殖方式是,它的牙齿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分化为门齿和

  • 29.

    请认真观察骨、关节和骨骼肌关系图(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1]是,[2]是

    2. (2) 与屈肘动作有关的关节主要是关节.

    3. (3) 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状态;伸肘时情况正好相反.在运动过程中,提供动力的是

    4. (4) 由图可知,一块骨骼肌至少应固定在        块骨上.

      A . B . C . D . 不能确定
    5. (5) 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与能量来源有关的系统主要有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生殖系统      E.内分泌系统     F.循环系统

    6. (6) 举手、抬腿等随意动作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 30.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为,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例如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一类是行为,由生活经验和而获得的,例如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 31.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种.

    2. (2) 图中具有“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特征的动物是

    3. (3) 请将图中动物所属类群正确选填在括号内.(只填字母)食草昆虫;蛛蛛;青蛙;鼠;蛇;食虫鸟

      所属类群选项: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       E、哺乳动物

    4. (4) 图中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通过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物质,返回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

    5. (5)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 32. 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

    螟蛾与青蛙“斗法”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设计:

      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向乙水槽放入,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4. (4) 实验现象:甲水槽中,乙水槽中

    5. (5) 得出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