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平南期中) 在学校迎国庆“喜迎二十大,唱响团结歌”合唱比赛中,嘹亮的歌声是由同学们的声带产生的;比赛现场响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是指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 (2024八上·抚顺期末)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罐中气态压缩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B . 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C .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D .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 1. (2022八上·六合期中) 测体温、戴口罩、常消毒,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 学校给同学们测体温的电子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B . 在冬天的室外,护士所戴的护目镜上的水雾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 C . 学校食堂用来杀菌的紫光灯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 D . 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
  • 1. (2023八上·衡山期末) 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 . 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 . 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 . 用铁水浇铸工件
  • 1. (2020八上·芜湖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1. (1) 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依据该成像情况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成清晰的像;
    3. (3) 实验中若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4. (4) 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______ 。
  • 1. (2020八上·陇县期中)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 D .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 1. (2023八上·耒阳期中)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和汽化 B . 凝固和凝华 C . 凝固和液化 D . 汽化和升华
  • 1. (2017八上·汉中期中)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热(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 1. 如图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约水毫升.(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

  • 1.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 . 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