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1. (1) 图中甲区域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是( )
    2. (2) 2023年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至此,世界上182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洪都拉斯( )
  • 1. 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结着文明的成就。以下关于城市特色说法错误的有(   )

    ①IT新城:巴西利亚
    ②城市规划的典范:巴黎

    ③文化艺术之都:班加罗尔
    ④汽车城:蔚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 下列有关“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读书摘记,正确的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法国和西班牙都是欧洲地区重要的国家。读图5,回答下题。

    1. (1) 根据图示,可知两国相似的自然环境特点有( )

      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②海运交通便利

      ③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④是东半球国家

    2. (2) 巴黎位于马德里的( )
  • 1. 现有一画作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于北宋时创作,体现了北宋都城繁华的商业景象。该画卷最有可能是( )
    A . 李嵩《货郎图》 B . 徐扬《盛世滋生图》 C . 杨威《耕获图》 D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1. 我国古代文学、史学科技等著作众多,下列作者与著作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

    ②施耐庵一《三国演义》

    ③徐光启-《农政全书》

    ④宋应星一《天工开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我们获取的历史信息,会有“事实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属于“事实陈述”的是( )
    A . 宋代在主要港口建立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 B . 李白诗歌充满想象,飘逸洒脱,被誉为“诗仙” C .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 . 《西游记》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 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历朝的科举制度》

    朝代

    主要措施

    隋朝

    隋炀帝时_①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②,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宋朝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明朝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③__,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问题格式采用_④__.

    1. (1) 请指出图12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并根据三张图片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 (2) 阅读图13,请写出以上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
    3. (3) 请将材料三中①②③④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科举制变化的影响。
  • 1. “和合”思想是中国对外交往中始终奉行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如图14)

    材料二:15世纪初,他七次远洋航海,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千古佳话……之所以名垂青史,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改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时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

    一《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从①②③中任选两个国家,列举唐朝与其友好交往的史实。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远洋航行最远到达哪里?
    3. (3) 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正反论证)
  • 1.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统计: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并西域,辖琉球……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一改编自《元史》

    材料四: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1. (1) 读图16,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和政权②的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并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如何“并西域,辖琉球”。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们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