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4·新华模拟)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凝聚力。

    材料一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我国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时,袁隆平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面对核打击威胁,黄旭华进入荒凉海岛,30多年隐姓埋名,让中国有了自己的核潜艇:重庆山火前,志愿者“偏向火山行”义无反顾;四川地震时,救援队伍“飞夺泸定桥”舍生忘死。正是爱国之情,磨砺着中国人的强国之志,实践着中国人的报国之行。

    1. (1) 思考材料一中,国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途径,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谈谈我国采取材料一中举措的理论依据。
    3. (3) 思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