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七上·期末) 经济发展是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采取这些举措的原因,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材料所反映的措施和现象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