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综合题
  • 1.  有人形容,人生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打开的是惊喜还是失落。盲盒受到青少年消费者的追捧。班级围绕“盲盒”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河南博物院的一款文创盲盒让网友直呼“盲盒玩出考古的快乐”——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被藏进土中,消费者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扫去浮沉,才能看到神秘“文物”的全貌。

    ——《光明日报》

    【材料二】盲盒对未成年人的“诱惑”更深。不可预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为了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非理性重复购买;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

    ——《人民网》

    【材料三】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既让“盲盒+”的跨界营销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打开盲盒的正确方式。

    ——《人民网》

    1. (1) 结合材料内容,你认为下列对于盲盒的观点哪个正确?( )
      A . “盲盒”是一种消费陷阱,应杜绝。 B . “盲盒”可以缓解生活的压力,不必加以限制。 C . “盲盒”虽有趣,也应理性入手。 D . “盲盒”让未成年人感觉新鲜刺激,成年人对盲盒不感兴趣。
    2. (2) 结合材料一,分析河南博物院文创盲盒受到好评的原因
    3. (3) 小明偷偷给你传来了一张纸条,请你给他写一段回复。

      太开心啦!和你分享一个好消息,经过三个周末的努力,我终于开出了朝思暮想的隐藏款,集齐那套限量版盲盒,花了我3000多元的压岁钱呢。下周末我一定开新盲盒,冲冲冲!!!

    4. (4) 盲盒因“盲”走红,但盲盒经济不能“盲”。【材料三】提到“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请从商家、消费者角度分别谈谈如何守住盲盒底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