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下·杭州期中) 三人一行要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完成老师布置的“探究西湖孤山”的任务。

    “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三人收集了有关孤山的古诗文资料,请你阅读这些资料,跟着他们到孤山一探究竟吧!

    (甲)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 不须檀板共金樽。

    (乙)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逋必棹艇遄⑤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孤山》)

    (丙)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节选自《宋史·林逋传》)

    【注释】①狎(xiá):玩赏,亲近,②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林处士是其别称。⑤遄(chuán):迅速。⑥晦迹:隐居。

    1. (1) 给画线句用“/”进行断句,断3处。

      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逋必棹艇遄归

    2. (2) 看(丙)文时,小海对于波浪线句子不太理解,请你帮忙翻译一下。

      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

    3. (3) “孤山”位于杭州闹市,其名常令游客疑惑不解。读了张岱的《孤山》后,请你代小文向游客解说“孤山”得名的缘由。
    4. (4) 虚词在表情达意当中有一定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加点的虚词。

      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

    5. (5) 诗的颔联化用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为什么变更了两个字,却成了点睛传世之笔,请你帮他们赏析其中的妙处。
    6. (6) 陶渊明采菊,周敦颐爱莲,林逋咏梅。请你根据对陶渊明或周敦颐其中一人的了解,结合关于林逋的材料,和他们一起探究古代文人钟情于菊、莲、梅等植物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