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兰 花

    王寒

    ①二月里,家里的春兰开花了。春兰风骨清奇,有种内敛的美。清末台州才女屈蕙孃有一首《望湘人》,她用“瘦倚金风,凉含玉露”来赞美兰花脱俗之美。我以为,兰花是经得起这番赞美的。

    ②兰花生于荒山僻壤,长于涧底幽谷,姿容素雅,的确有一种出尘之美。人有人格,花呢,亦有花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兰花是人品和气节的象征,用来比喻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隐士高人再恰当不过。百花中兰花的地位很高,光凭它的香,就足以抵过万紫千红的美。其实,若论香味,兰花的香显然不是最浓郁的,但胜在清香幽远。兰花生长在深山静幽处,故被称为幽兰。它的香味也是幽幽的,不带一丝脂粉气。兰花的这种个性,就像《牡丹亭》里所唱——你道翠生生出落的群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清代画家蒲华,擅画竹,也爱画兰花。他笔下的兰花,或几茎,或数丛,或倚石,或临水,墨色淡雅,叶片细长瘦韧,有冷清绝俗之风韵,寥寥几笔,清趣无穷。

    ③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以花貌喻美人容颜,在文学作品中司空见惯。形容女子的美貌,用的植物是莲,是芙蓉,是桃花。脸色红润,是“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长得美丽,是“芙蓉如面柳如眉”;步态曼妙,则是“轻移莲步”“一步一朵莲花”。至于品性,则要用兰花来比,“兰心惠质”就是对一个女子最高的评价。

    ④雨水和惊蛰节气,春兰开始登场。这些年来,每到这两个节气,台州总要举办几场兰展。这是台州春天里的第一场花卉选美大赛,来自民间的春兰齐齐亮相,比一比谁开得最美,谁开得最香,谁的身价最高。

    ⑤兰花也有严格的选美标准,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标准很多,手要如娇荑 , 肤要如凝脂,领要如蝤蛴 , 齿要如瓠犀 , 还要螓首蛾眉。对兰花色香味也有讲究,色泽以嫩绿为上,浓绿次之,赤绿更次之,花红色鲜明者为佳,味道过于浓烈则为小品。美人要香肩,而兰花以平肩为上品。严格程度,不亚于选美。

    ⑥身边有几个养兰高手,他们对兰花的感情,可以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就像屠洪刚唱的《霸王别姬》——人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他们被兰花迷得神魂颠倒,一掷千金,就是为了一朵兰花。他们培育的兰花,叫台州牡丹、金鼎荷、玉芙蓉、黄花素心、流云、红宝莲、冰美人、莲瓣观音素、仙居碧玉、括苍凌荷……这一个个兰花的芳名,简直就是风情万种的美人的艺名。

    ⑦家乡父老甚是爱兰。山民上山斫柴,满挑的柴火中,常有一两株山野的兰花,这是他们砍柴时随手挖来的。想着那些山民、樵夫担上插着兰花,夕阳西下时施施然回家,便觉有悠然之气。某位老先生一生痴爱兰花,得空时常约上三两兰友,到山中寻找好兰。古稀之年,老人家在山上找到一棵好兰,心满意足,谢了土地爷,此后不再上山寻花。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情感,是如此亲近,却又如此单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几乎成了绝响。

    ⑧春兰开时,总有朋友邀我去赏花。以往,我总是迫不及待赶了去,唯恐错过了兰花的嘉年华。这一回,我慢笃笃地说,我家的兰花也开了呢。

    ⑨是在突然间,闻见兰花香的——昨晚在单位加班,回家已晚,到阳台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闻到空气中若有如无的幽香。定心一闻,是春兰的香。细一瞧,发现角落里的那盆春兰,趁我不在时,不声不响开花了。

    ⑩在冷寂的早春,悄然开放的春兰,给了我春天的第一个惊喜。

    (有删改)

    【注释】①娇荑tí :细嫩 ②蝤蛴qiú qí:洁白丰润 ③瓠犀hù xī:整齐

    1. (1) 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兰花的“脱俗之美”,请简要概括。
    2. (2) 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情感,是如此亲近,却又如此单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几乎成了绝响

    3. (3) 有人认为第⑨段放在原文显得多余,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请阐述理由。
    4. (4) 王寒的散文,其语言风格可优雅,“有诗意”;也可通俗,“接地气”,请以第⑤、⑥段为例,谈谈你对其散文语言“雅俗共赏”的理解。
    5. (5) 若将这篇散文编入目录,对于“一树繁花”、“人间烟火”、“故里风物”三个目录,你认为归于哪个目录最合适?请阐述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