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提名角度四:平凡人物;平凡的人物身上也有耀眼的光辉。小诗推荐马三小为“最美中国人”,并向大家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太行山上那片林

    谭国伦

    ①巍巍太行,铁骨铮铮,处处都是坚毅和刚强。

    ②马三小,一位无腿的退伍老兵,在太行山里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种树二十三年。他以坚强不屈的精神,为这座山增添了一抹抹新绿。

    ③夏季的太行山,阳光炽热,绿色鲜亮耀眼。我们一行人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秀林镇马峪村,拜访马三小。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双腿装着假肢,银丝满头,脸上刻满多年风吹日晒的沧桑,眼中却闪动着坚韧而动人的光彩。

    ④马三小为何投身这场“战斗”?这要从他的军营生活说起。

    ⑤1969年秋天,马三小从家乡来到福建某部参军,因自己对蚂蟥咬伤处理不当,患上了败血症。1973年,就在马三小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时,他的病情恶化,又患上严重的脉管炎,右小腿被截肢。病魔无情,到了2004年,左腿也不得不被截肢。

    ⑥被病痛折磨多年的马三小痛苦彷徨,一度心情压抑。但他始终记得部队首长的一句话:“军人面前没有困难,只有战场,绝不能做逃兵!”对呀,他是退伍军人,也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不能倒下,家庭需要他!孩子们需要他!他不能让一只蚂蟥打趴下!

    ⑦坚定了生活信心的马三小,找到了新的人生寄托——种树。2000年,马三小看到一则山东农民靠在山上种树致富的新闻。正发愁不知道干什么的马三小望着村前村后的大片荒山,内心被触动了:我身残志不残,当兵时练就一副好身板,克服困难去种树应该没问题。

    ⑧病情一稳定,他就找到村干部,希望义务看护村外一条沟渠,条件是可以在附近的荒山上植树。村委会答应,在不影响村民耕地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集体的沟边、路边、荒坡、荒滩种树。村委会的支持,让马三小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看到了美好生活的盼头。

    ⑨但是,家里穷得叮当响,买树苗的钱从哪来?马三小就去捡废品,五毛一块地攒起来,买了几十棵树苗运回来,托村里的年轻人帮忙扛上山。

    ⑩马峪村地处太行山腹地,举目四望,漫山遍野都是石头。在这样的石头山上挖坑种树,对健全人来说都是一桩辛苦事,更何况一位残疾人?刚开始,马三小还有一条好腿,在单拐的辅助下,还勉强可以。第二条腿被截肢以后,无腿的他看到三个孩子还没有成家,决心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他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们:没有过不去的坎!

    ⑪就这样,马三小开始了他“无腿植树”的艰难历程。每天早上,马三小5点起床,装上假肢,在双拐上绑好撬棍、铁镐等总共几十斤重的工具,拄拐步行去植树点。到了上山的路口就要把这些工具卸下来,捆绑在后背上,开始“无腿的攀登”。

    ⑫种树要先挖坑。用镐先刨,再用锹一点一点往外铲,不好铲的碎石就用手挖出,要是碰到大块石头,就只能用钢钎一点点撬。辛辛苦苦挖一天,才能挖出三四个树坑。下雨天更难,山上无处避雨,下山回家躲雨得花一个多小时,怕是人没到家雨就停了。他索性冒雨接着干。

    ⑬靠着这满沟茂密的树木,马三小当初种树致富的理想实现了吗?

    ⑭2008年,马三小的故事被电视台报道,他很快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其中最受用的是县林业局免费提供的树苗。与此同时,他种下的第一批树也成材了。有木材商听闻后赶来收购,出价不低,马三小却给找上门来的人们一个相同且干脆的答案:“不卖。”

    ⑮为什么?马三小说:“因为这些树,我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心,如果我再用它们给自己换钱,就太不应该了。退伍老兵的待遇也越来越高,我现在不愁吃也不愁穿,知足了。”他决定,以后要将树木全部捐献给国家。

    ⑯受马三小的精神鼓舞,当地居民、石家庄市民、年轻学生纷纷来到山里,挥起铁锹和镐头,把这一带的沟里沟外都植上苗木。马三小二十三年的个人植树行为,变成了当地群众的集体行动。生命之绿就这样溢满了太行山。

    ⑰我们离开时,车从马三小种下的林荫道穿过。车走老远,身后的马三小还在拄着双拐目送我们,坚定的身影挺立在太行山间。

    (刊载于2023年8月23日,有删改)

    1. (1) 文章围绕马三小退伍返乡后的经历写了哪些情节?请你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参军后因病退伍返乡→①→找到新的人生寄托——种树→② →以残疾之躯坚持种树→③→他的行为影响并带动了周围的人

    2. (2)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双腿装着假肢,银丝满头,脸上刻满多年风吹日晒的沧桑,眼中却闪动着坚韧而动人的光彩。(从描写角度赏析)

      ②用镐先刨,再用锹一点一点往外铲,不好铲的碎石就用手挖出,要是碰到大块石头,就只能用钢钎一点点撬。(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 (3) 本文主要讲述马三小退伍返乡后种树的故事,第⑬~⑮段却讲马三小有没有发家致富,是否多余?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
    4.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命之绿就这样溢满了太行山”这句话的理解。
    5. (5) 假如马三小被成功评选为“最美中国人”,请你为他撰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1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