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弹窗广告“不约而至”

    上海市发布的《广告用户权益保护评价报告》显示,58%的应用程序(App)含有广告,但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网络弹窗广告中,有些通过技术手段诱导用户,大量盗取用户个人信息;有些被植入“钓鱼”木马,链接到诈骗网页,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材料二:

    弹窗广告“如何整治”

    某广告公司经理陈某,凭借自己的学业特长,开办广告代理公司。经营过程中他贪图更多利益,利用弹窗广告非法植入链接,控制用户手机盗刷广告,牟取利润,终因非法广告业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万元。

    1. (1) 根据材料一,弹窗广告“不约而至”侵犯了用户哪些权利?
    2. (2) 根据材料二,请从权利、义务角度,评析陈某的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