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小明结合课内课外的学习,撰写了一篇关于二战的读史札记。

    史料一:1929-1932 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变化情况统计表。

    指标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

    47%

    28.4%

    16.5%

    40.6%

    32.9%

    对外贸易缩减

    .75. 7%

    50%

    48%

    .70%

    75. 9%

    1932年失业人数

    1700万

    .250万

    85万

    800万

    300万

    1932年失业率

    24.9%

    22.1%

    ——

    30.2%

    21.8%

    史料二:如下。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

    ——罗斯福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希特勒

    史料三:①罗斯福:中国……现在不再孤立了, 美国,包括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②张伯伦:无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捷克斯洛伐克)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③丘吉尔: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苏联……我们将尽力给他们提供一切援助。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史料四如下。

    1. (1) 危机,如何正确破局?

      史料一中的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史料二分析美、德分别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2. (2) 联合,何以如此曲折?

      将史料三正确排序在年代尺上(填写序号),在④处填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事件,分析推动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3) 正义,必将取得胜利!

      任选史料四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或作用。

      变式:综合史料四,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