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学习)  

     ——《老子》 

     材料二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法:法令)……  

     ——《韩非子》 

     材料三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  
    2. (2) 材料二指出了怎样的治国策略?概括材料三中孔孟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 (3)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