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3八下·海港期末) 读图完成问题。

    1. (1) 下列关于甲、乙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欧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岸,包括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海域。 B . 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悠久。 C . 工农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较强,发挥着龙头作用。 D . 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
    2. (2) 下列地形区不属于甲区域的是( )
      A . 黄土高原 B . 太行山脉 C . 华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
    3. (3) 关于甲区域的东北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 . 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描述山河大势 C .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紫色土为主。 D . 包括黑、吉、辽三省
    4. (4) 读1-3图,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字母A-大兴安岭 B . 字母B-东北平原 C . 字母C-松花江 D . 字母D-长春
    5. (5) 读1-3图,甲区域东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资源赋,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工业的摇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机械化程度低。 B . 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C .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工业体系完整,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 .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90年代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现象。
    6. (6) 读图,有关乙地理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江南丘陵、台湾山脉等地原始森林广布,树种丰富。 B .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红土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 D . 幽深溶洞、陡峻石林和多样民族文化并存于云贵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7. (7) 读4-6图,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五圈四带”格局的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 科技实力雄厚 B . 交通便利 C . 矿产资源丰富 D . 气候适宜
    8. (8) 读4-6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 . 长江水运 B . 航空运输 C . 海洋运输 D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9. (9)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凭借濒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B . 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 . 经济发展速度快,环境污染轻。 D . 主要通过京广线联系京津唐工业基地。
    10. (10) 读4-6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乡风光,特色文化。下列不属于长三角旅游资源的是( )
      A . 苏州古典园林 B . 杭州西湖 C . 都江堰 D . 太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