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填空题
  • 1. (2023八下·路桥期末) 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 (1) 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 (2) 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可多选)
      A . 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 B . C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35Cl和37CI的原子个数比约为1:1 C . 自然界中氢以氕、氘、氚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氕占百分比达99.9844%,则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 . 在化学变化中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与其他原子化合,计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使用该金属元素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