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单选题
  • 1. (2023七下·沛县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前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B . 《孙权劝学》一文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博士”是指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C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正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言辞简洁,内容丰富,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其中成语“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就出自文中的对话。叙事诗《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成语“扑朔迷离”就出自《木兰诗》。 E . 作家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黄河颂》是1939年春,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经由作曲家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F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歌辞集;《归田录》是欧阳修写作的笔记小说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