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A卷训练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运用
  • 1. 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是相通的。请根据提示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勤礼碑》中的16个字。(不必写繁体字哟)。

     

     

  • 2. 看拼音,写词语。

    sāo yǎng

    mǔ zhǐ

    niǔ kòu

    miǎo xiǎo

    xiàng mào

    cāng kù

    xiǎng lè

    fù yōng

  • 3. 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天

      困

  • 4. 用查字典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惠”在文言文《杨氏之子》中的意思是。“惠”用现在的意思可组词:

  • 5. 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 (1)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

      惠:

    2. (2)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诣:

      乃:

  • 6. 选字组词。

    [梁  粱]栋   高 [诣  谐]诙   造

    [禽  擒] 类    拿 [涕  梯]田    

  • 7. 选词填空。

    庸俗    附庸    平庸

    1. (1) 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不应该是经济的
    2. (2) 平凡的人并不都是的人,有的人就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章。
    3. (3) 这首歌的歌词太了。
  • 8. 课文回顾。
    1. (1) 《杨氏之子》选自《》。杨氏之子的值得我们学习。
    2. (2) 《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用幽默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的过程,并因此被老师误解,赶出了教室;站在教室外,他明白了。反映了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之情。
    3. (3) 《手指》这篇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从而阐明了“”这一道理。
    4. (4) 颜真卿是代著名的家,创“”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的特点,《》是其代表作之一。
    5. (5) 喻于义,小人。——《论语》
    6. (6) ,必自毙。——《左传》
    7. (7) ,小人长戚戚。——《论语》
    8. (8) 恻隐之心,。——《孟子》
    9. (9) 人有耻,则能。——《朱子语类》
二、课内阅读
  • 9.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 (1) 加点词“实在”的意思是
    2. (2) 联系上下文,加点词“人家”指的是
    3. (3) 用横线画出形容大拇指外形特点的一个句子。
    4. (4)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大拇指的什么特点?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5) 仿照本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三、现代文阅读
  • 10.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根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这册自己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作者:孙燕华,有改动)

    1. (1) 阅读短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2. (2) 成语谐音常常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文中第④段“坐椅待币”与成语“”同音。结合上下文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
    3. (3) 三位老人的幽默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概括。

      杨绛先生:

      冰心老人:

      启功先生:

    4. (4)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5. (5) 本文是()(A. 先分后总  B. 总分总)结构,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A.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 承上启下,点明主旨)。
    6. (6) 结合第⑩段的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四、写作题
  • 11. 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仔细读懂以下两幅漫画,想想它们带给你的启示。然后选择一幅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