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2024·襄州模拟) 小优准备在活动时为同学们朗读相关诗文,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 . 小优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jiāng)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qiáng)! B . 小优想读出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崇敬之情,他这样处理重音: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 , 第一流的 C . 小优希望读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绵长隽永、深沉真挚的爱,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 小优想读出革命者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他这样处理节奏: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2. 研学第一站是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院,小翼说“亥”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下面方框内应该填什么字呢?请你帮小翼完成。

    A.□舟求剑    B.□言简意    C.□提时代    D.□人听闻

  • 3. (2024·襄州模拟) 研学第二站来到恩施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语文课代表吟诵了一副对联表达此时的心情,小语觉得“神州”“大地”两个词值得反复推敲。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对联中。

    上联:追忆往昔,抗日烽火燃

    下联:喜看今朝,复兴伟业壮

  • 4. (2024·襄州模拟)  2024年元旦,“冰城”哈尔滨爆火之后,各地文旅部门花式“整活”,小文看到很多关于“红色旅游”的新闻,其中有些句子用词不当,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某报刊新闻标题:探测荆楚大地打卡红色坐标

    ②某公众号推文写道:红色演艺、红色民宿、红色文创等特色产品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红色旅游有了刮目相看的打开方式。

    ③某报刊新闻标题:“红色旅游”风靡 旅游区游客量大幅增强

  • 5. (2024·襄州模拟)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研学时,正好是这一天参观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但因遇到交通拥堵,大家没能在16:30前赶到,无法入馆。小湖看到门口有不少游客也是因错过时间,只能在门口拍照纪念。小湖想向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建议,遇到这样的特殊日子,应延长开馆时间,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 6. 诗文荟萃。
    1. (1) 树梢树枝树根根,。(贺敬之《回延安》)
    2. (2) 《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  ,   ”。
    3. (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4) 《桃花源记》中充分展示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5. (5) 《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
    6. (6) 《核舟记》中点明王叔远雕刻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7. (7) 相思是痛苦的。“悠哉悠哉,”,《关雎》中的小伙子对意中人思念深切,因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纵我不往,?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中的她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因约会不遇而痛苦地发出强烈的反问。
    8. (8) 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词作者的灵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这两句诗。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 7. (2024·襄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两则批注。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此词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②骚人:指屈原。

    1. (1) 词作先写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前两句短短十四字,写出了桂花色淡、体轻、香浓的特点,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用“”三句写出了莲花方正、通达、味香的特点。
    2. (2) 词作后写所咏之物的精神品质。联系《爱莲说》结尾处提到的菊花和莲花,可知此词中“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之情。
  • 8. 阅读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A)。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B)!

    (节选自《核舟记》)

    【乙】

    予所见奇技:云间潘君仲以纸制弈子 , 状如滇式 , 色莹亦然,且敲之有声;其为五瓣梅花香盒蒙之以锦不可觅其联缝之迹。又于友人方无违家见竹根制一蟹一蝉,情态毕 , 置之几上,蠕蠕欲动,出金陵濮仲谦手。一花篮,竹丝所织,纹细于发,潆回百状,相传岭南一青衿手造。竹扇坠仅寸许,刻画玲珑,二老须眉衣摺皆如白描,立松树下指点,山间月出,山石凸凹,石理细皱,为嘉定朱三松作。

    小道可观,至此已极。虽仿之者众,相较悬绝(C)。今之刻核舟者多,而未必尽出王叔远手。真之间,巧拙大异,非识者谁与解之?

    (选自《媚幽阁文娱》)

    【注释】①云间:上海松江的古称。②弈子:围棋子。③滇式:云南出产的棋子,色泽柔润,广受喜爱。④潆回:回旋的样子。⑤青衿:青色交领长衫,代指秀才。⑥摺:同“褶”。⑦小道:指技艺。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结合字形推测

      余核舟一

      联系常见成语

      情态毕

      迁移课内字词

      竹扇坠仅寸许

      根据语境推断

      之间

    2. (2) 请将“矣”“云”“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其为五瓣梅花香盒蒙之以锦不可觅其联缝之迹。

    4. (4)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 (5) 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一蟹一蝉”“竹扇坠”这两件作品。
    6. (6) 同样是使用数词,乙文用在事物之前,甲文却多用在事物之后。甲文这样使用好在哪里?
  • 9. 阅读

    揭秘天舟六号上的那些“黑科技”

    ①5月11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本次任务中,有哪些科技产品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保驾护航?

    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

    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完成总装和综合测试之后,需要转运并进行下一步工作。在此期间,必须适应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殊环境。

    ③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新型柔性船衣,这套船衣的主体结构由里层、中芯和外层组成,不仅可以阻隔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对飞船的影响,是防雨、防尘、防雷电、防污染的“盔甲”。

    ④研制人员首次采用刚柔结合式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前锥段船衣支撑装置,有效避免船衣磕碰划伤敏感设备和电缆,并针对后锥段大量的载荷设备凸出物设计了不同大小的“帽子”,加强对个别载荷的保护,让柔性船衣穿起来既“贴身”又“有型”。

    舱门保护罩:一“罩”呵护安全出入

    ⑤当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太空牵手”后,航天员将通过舱门进入货运飞船,拆解来自地球的“大礼包”。

    ⑥为确保航天员进出舱以及在轨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与便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人员分别设计了舱内用、舱外用两种规格的舱门保护罩。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时,只需将“骨架式”舱门保护罩口部撑开,就像给电视机、空调套上防尘罩一样套在舱门上,便可保护整个舱门安全。

    ⑦航天员出舱时,在厚重的舱外服和舱外手套的限制下,操作灵活性、抓握能力降低。舱外用保护罩被设计成“卷帘式”结构,只需将其两侧的把手固定在舱门相应位置,一“抓”、一“套”、一“拉”几个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安装,守护航天员安全出入。

    太阳电池阵:“巨能翅膀”动力满满

    相较于此前批次货运飞船的载货量,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再次扩容,整船物资装载能力大幅提高。这需要一张太阳能“巨能翅膀”,保证它时刻电力满满。

    ⑨中国电科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打造的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翅膀”,一天发电量就能满足普通家庭半个多月的用电量,确保天舟六号“带货”和航天员在轨驻留开展工作需要的电能供应。

    ⑩“巨能翅膀”展开后,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不断调整方向,使太阳能电池对准太阳,获取源源不断的太阳能。

    精密元器件:“百般武艺”保驾护航

    ⑪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被称为“太空加油”。

    ⑫中国电科研发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丝杠组件”,就像“加油枪”的“助动器”一样,为推进剂补加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提供动力,从而保证“太空加油”任务顺利实施。

    ⑬研制人员还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配套了10余种100余只传感器,精密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位移等信号,对货运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监测作用,既可以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又能使飞船在太空与卫星快捷通信。

    ⑭为了保障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源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航天科工二院23所微电公司研制了配套的磁性元件,其重量轻、体积小,最小的约和5角硬币一样大,是电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能够抑制国环境变化引起的电流突变,提高设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摘自新华网(2023年05月11日有改动)

    1. (1) 选文四个小标题语言特色鲜明,请以第一个小标题为例作具体分析。
    2. (2)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试结合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说说该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B . 选文主要说明对象有四个:高科技船衣、舱门保护罩、太阳电池阵、精密元器件。 C . 第③段加点词语“不仅”“还”进一步突出说明了新型柔性船衣的主要作用。 D . 研制人员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配套了10余种100余只传感器,只是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____

    ①我一直自诩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技术,但自从遇到他之后,我才知道我那所谓高明的技术,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②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斜倚在广场栏杆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人群里搜寻目标。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我愕然回首,发现是一个比我还英俊帅气的小伙儿,正微笑地看着我。我一惊,转身要逃。他拽住了我的胳膊,“别怕,我跟你一样!”我惊讶于他竟然把身份就这么干脆的暴露,要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最忌讳这个。

    ③“我不偷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④我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那,那你要什么?”

    ⑤“时光,我只偷时光。”他自信地说道。

    ⑥我摇摇头,觉得他在跟我开玩笑。

    ⑦“难道你不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他的话一下子挠到了我的痒处,没等我说话,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⑧“就在昨晚,我偷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时光。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佳的猎物,我只要倏地钻进他的体内,他就开始疯狂地打游戏、蹦迪——做那些快速燃烧生命的事。他的时光倍速前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等我从容地钻出他的身体,往你这儿溜达的时候,我的耳边还回响着那个少年——不,那个中年人看到镜中的自己后发出的狼嚎一般的哭声。”

    ⑨他看我有些半信半疑,接着说道:“好吧,再跟你分享一个我的胜利果实。就在上周,我四处寻找猎物时,遇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女孩厌倦了父母的嘘寒问暖和每天繁重的学习生活,她要去寻找诗与远方。我当然很乐于和她一路同行。她带我在外面游荡了七天,就在女孩决定要回家看看时,我果断地离开了她。你能想象得到,当她敲响斑驳的油漆大门,认出风烛残年的老人竟然是父母,而自己早已人过中年时,她爆发出的哭声,该是多么惊天动地。这多少会让我有些羞愧,毕竟是我偷走了她的年华……”

    ⑩我已经有些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了,他现在看上去似乎比我看他第一眼时更年轻了。

    ⑪他微微一笑,“我该走了,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没准儿会遇到更好的猎物。再见!”说完他转身大踏步地走了。看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东方晨曦里,我若有所失地呆立着……

    ⑫这时,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经过我的身边。我的耳边清晰地传来父子对话。

    ⑬“爸爸,那个老爷爷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一点钱吧?”

    ⑭“好孩子,给你,把这枚硬币给他吧!”

    ⑮我望望四周,没有看到城市流浪汉。小男孩却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由得毛骨悚然:身上原本笔挺的西装竟然变成了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烂货,而我的胡子竟然有一尺多长……

    ⑯我没有接住小男孩递过来的硬币,我原本矫健的身手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枚硬币“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滴溜溜打着转,它像一只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

    (选自《2023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 (1) 根据你的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梳理“我”遇到“他”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惊讶好奇——( )——( )——毛骨悚然

    3. (3) 小说中的“他”把目标称为“猎物”,对此你怎么理解?
    4. (4) 小说结尾很巧妙,有意味,请作简要分析。
    5. (5) 小说中有三个人的时光被“他”偷走了,他们的时光究竟是被谁偷走的?小说给你带来怎样的警示?
  •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常谈》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四书”第七》)

    1. (1) 概括: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2. (2) 提炼: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3. (3) 分析: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4. (4) 策划: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就《经典常谈》组织专题探究活动,以提高读书效率,检查读书成果。请你设计两个研究专题。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 12. 在日常生活中,阴晴雨雪,四季交替,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九年级(1)班举行以“谈论风霜雨雪”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2024年年初,冰城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地,激发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请你根据下面的动作分解图,用简洁的文字向大家介绍双杖推撑滑行技术。要求: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100字左右。

    任务二:阴晴雨雪,是大自然中常见的气候现象,而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播种的季节。时值春天,你家乡的春天有什么特点呢?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调动多种感官,写出你眼中的家乡的春景,200字左右。

  • 13. 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请你用上“风雨”“土地”“成长”这三个词语,以“金秋十月,我是燕山上的一片红叶”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任务二:国家领导人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青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这些话常常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思考,请将“    ▲    在风雨后”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过去的2023年,我们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故此,在“汉语盘点2023”活动中,“振”字当选为本年度国内字。推荐理由为: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当此辞旧迎新之际,“振”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