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教育集团2024年历史中考一模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在考古学上称为龙山文化,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华大地进入了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龙山时代的都城遗址中,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被学术界认为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下列可能发生在该时代的是(   )
    A . 国人暴动 B . 盘庚迁殷 C . 商汤灭夏 D . 尧舜禅让
  • 2.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目前已知中国最重的青铜器就是为了祭祀而制作的,它的名字是(   )
    A . 利簋 B . 四羊方尊 C . 司母戊鼎 D . 毛公鼎
  • 3.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招贤纳士  ③曹操联合孙权  ④实行屯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4. 下图表明(  )

    A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 南方农业逐渐超过北方 C . 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 D .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宁
  • 5. 下列图片分别来源于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   )

    ①成书于明朝 ②农学著作 ③图文并茂 ④具有总结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从前我们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俄国 D . 法国
  • 7. 立宪转向革命的张謇敏锐地觉察出这场革命与中国历史上一切“革命”的本质区别:“孙中山之革命,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这种“迥然不同”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B . 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 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D . 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 8.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A . 五四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戊戌变法
  • 9. 为宣传和弘扬革命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了《中国革命的摇篮:____ 》一书。横线处应填(    )
    A . 南昌 B . 汉口 C . 井冈山 D . 大别山
  • 10.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的政策改为(   )
    A . 三三制政策 B . 减租减息的政策 C .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 . 农业互助组政策
  • 11. 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将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烈。下列英雄人物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有( )

    ①焦裕禄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王进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17八下·龙华期中)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 .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13. 发祥于非洲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印度 C . 古巴比伦 D . 古罗马
  • 14. 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的科学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记录在(   )
    A . 《十二铜表法》 B . 《一千零一夜》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15. 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史实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纳米比亚独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是共4小题,其中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15分,第18小题12分,第19小题11分,共45分)
  • 16.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一和图二房屋样式的名称。
    2. (2) 最早建造图一图二房屋的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他们分别生活于哪一流域?
    3. (3) 图一和图二房屋的居民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
  • 17.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是事关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澶渊之盟(1005年)以后,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等四处榷场,其中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宋方有番药、茶叶,犀角、象牙,漆器、瓷器、麻布和儒家典籍等,辽方有牛、马、骆驼、银子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但却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社会稳定。究其原因,除了严密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各民族相互牵制的管理模式外,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经验尤其值得探讨。

    ——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历史镜鉴》

    1. (1)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材料一所体现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中的“榷场”是什么场所?宋辽双方在沿边地区开设“榷场”有何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具体举措,并简述其作用。
    4. (4) 综上所述,归纳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 18.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受科技创新】

    【体会创新之路】

    【感悟理论光芒】

    1. (1) 1825年标志铁路时代开始的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本茨发明的交通工是什么?
    2. (2)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逐渐形成的政体是什么?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3.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
    4. (4) 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事件。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