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列女传》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3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姬者,名娟之,齐威王之姬也。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虞姬谓王曰:“破胡,谗谀之臣也,不可不退。齐有北郭先生者,贤明有道,可置左右。”破胡闻之,乃恶虞姬曰:“其幼弱在于同巷之时,尝与北郭先生通。”王疑之,乃闭虞姬于九层之台,而使有司即穷验问。破胡赂执事者,使竟其罪。执事者诬其辞而上之,王视其辞,不合于意,乃召虞姬而自问焉。虞姬对曰:“妾娟之幸得蒙先人之遗体,生于天壤之间,去蓬庐之下,侍明王之燕,泥附王着,荐床蔽席,供执埽除,掌奉汤沐,至今十余年矣。倦倦之心,冀幸补一言,而为邪臣所挤,湮于百重之下,不意大王乃复见而与之语。妾闻玉石坠泥不为污,柳下覆寒女不为乱。积之于素雅,故不见疑也。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妾不避,此罪一也。既陷难中有司受赂卒见覆冒不能自明。妾闻寡妇哭城,城为之崩;亡士叹市,市为之罢。诚信发内,感动城市。妾之冤明于白日,虽独号于九层之内,而众人莫为豪厘,此妾之罪二也。既有污名,而加此二罪,义国不可以生。所以生者,为莫白妾之污名也。且自古有之,伯奇放野,申生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妾既当死,不复重陈,然愿戒大王,群臣为邪,破胡最甚。王不执政,国殆危矣。”于是王大寤,出虞姬,显之于朝市,封即墨大夫以万户,烹阿大夫与周破胡。遂起兵收故侵地,齐国震惧,人知烹阿大夫,不敢饰非,尽其职,齐国大治。君子谓虞姬好善。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则降。”此之谓也。

    (节选自《列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 B . 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 C . 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 D . 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城”指城墙,“市”指集市,与现代意义的“城市”含义不同。 B . “所以生者”与“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 . “申生被患”与“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被”含义不同。 D . “务尽其职”与“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两句中的“务”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姬揭发奸佞,举贤荐能,因得罪周破胡而遭诬陷,被齐威王幽禁于九层之台。 B . 虞姬出身贫寒,温良贤淑,十多年来殷勤地侍奉齐威王的起居,对待夫君情真意切。 C . 虞姬知书达理,能言善辩。为己申冤,先动之以情,后巧引典故,最终打动齐王为己脱罪。 D . 虞姬深明大义,胸怀大局。在陈述冤屈时主动把齐国乱政归罪于自己,最终让齐王醒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

      ②既陷难中,有司受赂,卒见覆冒,不能自明。

    5. (5) 虞姬在陈述时用了“瓜田李下”的典故,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母也。秦立魏公子政为魏太子 , 魏哀王使使者为太子纳妃而美,王将自纳焉。曲沃负谓其子如耳曰:“汝胡不匡之?方今战国强者为雄,义者显焉。今魏不能强,王又无义,何以持国乎!王中人也,不知其为祸耳。汝不言,则魏必有祸矣。有祸,必及吾家。汝言以尽忠,忠以除祸,不可失也。”如耳未遇闲,会使于齐,负因款王门而上书曰:“曲沃之老妇也,心有所怀,愿以闻于王。”王召入。负曰:“妾闻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妇人脆于志,窳于心,不可以邪开也。是故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早成其号谥,所以就之也。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所以开善遏淫也。节成然后许嫁;亲迎,然后随从,贞女之义也。今大王为太子求妃,而自纳之于后宫,此毁贞女之行而乱男女之别也。自古圣王必正妃匹,妃匹正则兴,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夫男女之盛,合之以礼,则父子生焉,君臣成焉,故为万物始。君臣、父子、夫妇三者,天下之大纲纪也。三者治则治,乱则乱。今大王乱人道之始,弃纲纪之务。敌国五六,南有从楚西有横秦而魏国居其间可谓仅存矣王不忧此而从乱无别,父子同女妾,恐大王之国政危矣。”王曰:“然,寡人不知也。”遂与太子妃而赐负粟三十王勤行自修,来国家,而齐楚强秦不敢加兵焉。

    颂曰:魏负聪达,非哀王,王子纳妃,礼别不明;负款王门,陈列纪纲,王改自修,卒无敌兵。

    (节选自《列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来喜/殷之兴也以有娀/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 B . 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徐山亡也以来喜/殷之兴也以有娀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 C . 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来喜/殷之兴也以有娀/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 D . 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来喜/殷之兴也以有娀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子指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中“丹”的身份为太子。 B . 钟指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多以铜制。与《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的“钟”所指相同。 C . 劳意思是慰劳,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劳”意思不同。 D . 制意思是指责,此处是当面指出过失,与《苏武传》“引佩刀自刺”的“刺”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负是魏国曲沃的一个老妇人,是魏国大夫如耳的母亲,她成功劝止魏哀王想把原来婚配太子的妃子纳入后宫的想法,并使哀王改过自修。 B . 负提醒如耳:魏国不强大,哀王又不讲道义,不能保住国家,他是一般人,不明此事利害,如果不纠正他,魏国会有祸,自己也会受牵连。 C . 如耳未遇进谏的时机,就到齐国出使了;负敲魏王的宫门呈上书信,信上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说有些想法想讲给大王,于是被哀王召入宫中。 D . 负劝谏哀王要修明人道固守纲纪,为太子选择合适的妃子,才能天下太平,婚姻大事要遵循礼仪和纲常,混乱纲常会使国政出现危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有从楚,西有横秦,而魏国居其间,可谓仅存矣。

      ②遂与太子妃,而赐负粟三十钟。

    5. (5) 曲沃负得到了史家怎样的评价?请简要作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