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孤掌难鸣”说明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C . “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D . “卵与石斗,麋碎无疑”是因为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 2.  几位同学分别将同一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此时他们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 . 手臂长的同学 B . 拉得快的同学 C . 体重大的同学 D . 几个同学一样大
  • 3.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公路自行车轮胎的外表面刻有一些花纹 B . 林雨薇在100米栏比赛中穿钉鞋 C . 轮滑比赛中,鞋底装有轮子 D . 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抓些镁粉在手上搓
  • 4. (2024九下·南宁月考)  下列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钢丝钳
    B .
    食品夹
    C .
    天平
    D .
    筷子
  • 5. (2021八下·铜官期中)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端拉力F为4N B . 自由端的速度是0.1米/秒 C . 此滑轮是定滑轮 D .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N
  • 7.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匀速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的力臂不变,拉力F变大 B . 拉力F先变小后变大 C . 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 D . 这个杠杆将越来越省力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 8.  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作用的原因。建筑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查砌的墙是否,这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原理。
  • 9.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下图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节中华龙舟(福建·福州站)比赛的情景。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龙舟飞速前进,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10.  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地面附近的重力是 N。如把该物体放到月球上,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 , 这时物体的重力为  N,质量是 kg。
  • 11.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

  • 12. (2024八下·惠阳月考) 如图是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推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点(填字母),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选填“省”或“费”)力。

  • 13.  如图所示,小欣同学只有一根绳子,他想把被风刮倒的甲树拉正,想起刚学习滑轮知识,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在甲树被拉起的过程中,(选填“甲树”或“乙树”)相当于动滑轮,像图中一样使用动滑轮可以省(选填“力”或“距离”)。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到400N拉力,则乙树受到的拉力为N。

  • 14. 利用图甲所示的定滑轮给人们提升物体带来便利,这是利用定滑轮可以的特点。图乙中,要使剪物体时更省力,应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以(选填“增大”或“减小”)阻力臂。图丙中的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可以省
三、作图题(2分+2分+3分=7分)
四、实验探究题(7分+7分+6分=20分)
  • 18.  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 (1) 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杠杆;
    2. (2) 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提升4N的重物,如图乙;

      ①使用动滑轮时,应沿方向匀速提升重物,以达到最佳的省力效果;

      ②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动滑轮匀速提起同一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总重力的,因为此时的动滑轮相当于一个杠杆;

      ③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同样物体与滑轮来进行实验对比(选填“相同”或“不同”)。

  • 19.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 (1) 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将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沿直线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根据知识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2) 比较乙、丙两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结论:;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该选用下图中的类型的鞋;

      A.鞋底花纹较深 
      B. 鞋底花纹较浅 
      C.旱冰鞋

    3. (3) 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4. (4) 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块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选填序号:①“滑动摩擦力”、②“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5. (5) 某小组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①改进后在进行实验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速度大小无关;②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N。

  • 20.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 (2) 为了便于测量(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图甲中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3. (3) 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 (4) 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6分+7分=13分)
  • 21.  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30N,用时2s将物体提升了2m。求:

    1. (1) 拉力F的大小;
    2.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 (3)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 22. (2017八下·东莞期中)

    如图所示,灯的质量为3kg,灯挂在水平横杆的C端,O为杠杆的支点,水平杆OC长2 m,杆重不计,BC长0.5 m;求:

    1. (1) 灯的重量;

    2. (2) 要使水平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B点上的动力至少多大?

六、综合能力题(6分+6分+6分=18分)。
  • 23. (2022八下·英德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农具——桔槔(jié gāo)

    桔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如题图甲所示,直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一端用绳子与水桶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要汲水时,人用力向下拉绳子,使水桶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让水流入水桶。当水桶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提水的容器中的水提升。 

    1. (1) 桔槔本质上是一种(填简单机械名称),由于其另一端配有重物,所以人们向井内放送水桶时,人用的力一般(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桶的重力;
    2. (2) 使用更大的水桶一次打取更多的水时,为了更省力,末端重物不改变其位置的情况下,其质量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有同学说桔槔另一端绑上的大石头越重越好,你的看法是:
    4. (4) 图乙是桔槔的模型,若BO=1m,AO=2m,空水桶重20N,石头重100N,水桶最大装水量200N,则古人汲水时所用的最小力为N,方向
  • 2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轮轴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O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图1所示是一些轮轴的实例。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就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力臂,如图2所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 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且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轮轴的实质是变形的,可根据条件可知它省力或费力;
    2. (2) 若螺丝刀的轮半径是1.5cm,轴半径是0.3cm,则正常使用螺丝刀是(选填“省力”或“费力”)的,且动力是阻力的
    3. (3) 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轮轴的实例。(选填“天平”、“筷子”或“门把手”)
  • 25.  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 (1) 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
      A . 用秒表测时间 B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C .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D . 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 (3) 一个在地面上60kg的人,在距离地面10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N;如果他站立在电梯中的电子秤上,电梯失控,他与电梯、电子秤一起加速下落,则电子秤的示数 60kg(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 (4)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