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3 类型:复习试卷
一、真题展示
  • 1.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这首词是辛弃疾退居上饶期间寄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抒发了的悲愤心情。
    2. (2) 划线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3) 词作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 2.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破阵子·为陈同市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虚实结合。首句写实,似醉非醉中“ ① ”的行为展现了作者想要重返战场的内心世界;然后由实转虚,先写军旅生活和点兵盛况,接着以马奔跑速度之快和弓弦声音之响从形声两个方面写出了 ②  , 最后写行军用兵所取得的胜利成果;结句在写实中与首句呼应,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全词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也抒发了词人 ③ 
    2. (2) 本词与《渔家傲·秋思》都对边地乐声进行了描写,请结合两首词,说说你从画线句描写的乐声中各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3.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面小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 (2)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如何理解?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 . 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 . 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 . 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2. (2) 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