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 1. 稀土含有多种稀有元素,俗称“工业黄金”,用途十分广泛,是相当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中国曾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产量也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下图是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稀土是(   )
      A . 可再生资源 B . 非可再生资源 C . 不可用资源 D . 土地资源
    2. (2) 对于稀土资源,我们应该(   )
      A . 完全保护不开发 B . 全部从国外进口 C . 适度开发满足需求 D . 尽量开发换取外汇
  • 2.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a代表的是(   )
      A . 草地 B . 林地 C . 旱地 D . 水田
    2. (2) 与a、b的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 秦岭—淮河一线 C . 黑河一腾冲一线 D .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3. (3)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 .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B . 修建房屋,占用耕地 C . 减少化肥使用量 D . 用工业废水灌溉
  • 3. 截至2023年7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输水90.67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惠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 . 河南 B . 河北 C . 北京 D . 山东
    2. (2)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
      A . 经过区域人口密度更大 B . 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 C . 输水地为三峡水利枢纽 D . 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3.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   )
      A . 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 B . 华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C .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D . 南方洪涝灾害严重问题
  • 4.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空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 B . 在时间分配上,南丰北缺 C . 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 D . 修建水库解决季节分配不均
    2. (2) 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主题的是(   )
      A .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提供饵料 B . 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 . 上游排放污水,下游治理污水 D . 废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3. (3) 下列漫画反映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图示意我国大豆优势产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大豆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 .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 . 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与甲产区相比,乙产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 土壤肥沃 B . 海拔较高 C . 热量较多 D . 地势平坦
    3. (3) 下列措施有助于提升大豆品质的是(   )
      A . 扩大种植面积 B . 加大育种投入 C . 增加种植次数 D . 推广农业机械
  • 6. 家住济南的小林计划6月某周末带爷爷、奶奶前往淄博游玩。下表示意小林查询的济南至淄博的部分车次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车次

    出发地

    目的地

    出发时间—抵达时间

    席别类型

    票价(元)

    K1449

    济南

    淄博

    01:16—02:53

    硬座

    16.5

    G061

    济南

    淄博

    09:32—10:03

    二等座

    40.0

    K285

    济南

    淄博

    01:26-02:19

    无座

    16.5

    D8178

    济南

    淄博

    09:38—11:04

    一等座

    90.0

    1. (1) 表中四个车次,济南到淄博行驶时间最长的是(   )
      A . K1449 B . G061 C . K285 D . D8178
    2. (2) 小林最终选择了G061次列车,是因为(   )
      A . 时间合理且票价适中 B . 票价适中且座位舒适度最高 C . 里程最短且票价最低 D . 里程最短且座位舒适度最高
    3. (3) 杂粮煎饼为山东当地主食之一,结合知识可知,杂粮煎饼的配料最可能有(   )
      A . 水稻、油菜 B . 小麦、花生 C . 小麦、油菜 D . 水稻、花生
  • 7. 上海杨浦区拥有“百年工业”称号,近年来昔日的“工业锈带”经整治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工业锈带”一般是指(   )
      A . 农业发达地区 B . 气候潮湿地区 C . 传统工业衰退地区 D . 高科技发达地区
    2. (2) 杨浦区科教资源丰富,坐落着14所各类高等院校,由此可见杨浦区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科技 B . 政策 C . 动力 D . 劳动力
    3. (3) 当地实现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后,最适合开发的产业是(   )
      A . 物流运输 B . 纺织工业 C . 矿产开发 D . 生态旅游
  • 8. 2023年3月4日至3月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铁路干线中,火车可以载着我国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去北京的是(   )
      A . 京沪线 B . 京广线 C . 京九线 D . 浙赣线
    2.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搭乘火车去北京,需经过的铁路线是(   )
      A . B . C . D .
    3. (3) 云南的代表和广东的代表在下列哪个城市有可能相遇(   )
      A . 株洲 B . 兰州 C . 徐州 D . 沈阳
  • 9. 荔枝主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西安虽不出产荔枝,但每到荔枝成熟时,超市总有大量新鲜荔枝供应,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安的老百姓现在可以吃到新鲜荔枝,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②荔枝种植技术的改进③南方荔枝生产过剩④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广东荔枝供应商需输送5000吨荔枝到西安,适宜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铁路运输 B . 管道运输 C . 水路运输 D . 航空运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

    材料二:2023年7至8月,四川大部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降水较常年偏少。在高温影响下,当地居民空调使用时间增长。电力部门提前采取调控措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农业抗旱减灾用电需求。下图是四川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 (1) 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属于这类资源的还有等。
    2. (2) 分析四川省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②,③

    3. (3) 试分析2023年水电大省四川缺电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
    4. (4) 为缓解供电紧张问题,作为普通居民可采取的措施是(列举1条)。
  • 11.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某班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耕地类型、气候、地形和土壤都有密切联系。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1) 【粮食作物分布】

      我国小麦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为主,气候类型以为主。

    2. (2) 水稻集中产区:耕地类型以为主,气候特征为
    3. (3)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
    4. (4) 【现代科学技术】

      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夏粮生产喜获丰收,且实现了总产量、单产、播种面积“三增”。

      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举一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

    5. (5)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人们餐桌上的主食多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人们则以为主食。

    6. (6) 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往往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 12.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和辽宁省主要城市工业结构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甲是工业基地,丙是工业基地。
    2. (2) 辽宁省以(重/轻)工业为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地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3. (3) 北京中关村有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4. (4)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地区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吸引力,是因为这些地区(   )
      A . 靠近原料产地 B . 有利于发挥科技优势 C . 靠近消费市场 D . 方便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5. (5) 随着工业转型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你认为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 13. 【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高铁助力经济振兴

    材料一:近些年来,中国高铁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方式。“双十一”期间,为了全面提升物流速度,铁路部门开启了“高铁带货”。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快运定时定点发车模式能更好地保证货物运输时效。尤其在水果、海鲜等生鲜的运输上,高铁快运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速度和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1. (1) 京广高铁是“中国黄金大动脉”,它促进了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的经贸往来。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与过去的铁路货运相比,“高铁带货”的优势。
    3. (3) 我国高铁分布(不均/均匀),分布特点是。试从地形、人口两方面简析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
    4. (4) 我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中国现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请简述高铁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