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湖南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仿真模...

更新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遵化模拟)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 . 人正常呼吸的频率约每分钟70次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 2. (2023八下·本溪期末) 一名女生站在地上手拿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涉及的物理量估测合理的是( )
    A . 矿泉水的重力为 50N B . 矿泉水对手的压力 50N C . 女生的重力为 500N D . 女生对地面的压强为 50Pa
  • 3. (2023·郫都模拟) 关于光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中倒影是光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B . 在岸边看到池底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 C . 我们能看到旗杆之上的五星红旗是由于光的色散 D . 摄影师用胶片相机拍照时底片上成正立缩小实像
  • 4. (2022八下·绥滨期末) 连通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过路涵洞 B .  拦河大坝 C .  下水管中“存水弯” D .  船闸
  • 5. (2021八下·永定期中) 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旱冰鞋上的滑轮 B . 运动鞋底的花纹 C . 浴室脚垫上的花纹 D . 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
  • 6. (2022·榆次模拟)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小明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胡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 . 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 . 二胡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 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 7. (2023八下·遵化月考) 根据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能够起到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车轮做成圆形 B . 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 . 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D . 刹车时用力捏闸
  • 8. (2022·遵义) 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下列有关该潜艇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潜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B . 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上浮时,所受浮力会逐渐变大 C . 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下潜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 . 漂浮在水面的核潜艇所受的浮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2022九上·天心月考) 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 .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 . 甲、乙都为凸透镜 C .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D . 甲、乙都为凹透镜
  • 10. (2022八下·临漳期末)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

    A . F=F;p=p B . F=F;p>p C . F>F;p=p D . F=F;p<p
  • 11. (2022八上·南召月考) 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 . 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 .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 12. (2019·淄博)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 .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 .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 . 水的沸点是98℃,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二、填空题
  • 13. (2021八上·孝义期中) 雨后的山林鸟鸣清脆、流水潺潺,人们是根据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区别鸟鸣和流水的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 14. (2023八下·本溪期末) 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包粽子时,用粽叶将糯米包裹起来,说明力可 以改变物体的 。煮粽子时,粽子完全浸入水中且沉在锅底,此时粽子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粽子受到的重力。
  • 15. (2018八上·南阳月考)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cm,细钢丝的直径是mm。

  • 16. (2016八下·日照期末) 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 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 说明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
  • 17.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

  • 18. (2019八上·合肥月考) 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2. (2) 若秒表每格为1s,则在该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
    3. (3) 该实验中,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 v2。(填“ ”、“<”、“=”)
    4. (4) 若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从小车开始运动时测量时间,他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的路程s1和通过全程的路程s2的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小明测出的全程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 19. (2020·香坊模拟)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 ON 转动。

    1. (1) 如图甲,当 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 AO 沿纸板 E 射向镜面,在 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 (2)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因为
    3. (3) 如图乙,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转动,在 F 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20. (2019·龙湖模拟)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 (1) 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 (3) 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
    4. (4) 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mm2 , 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Pa.(取g=10N/kg)
  • 21. (2021八上·新会期末)              
    1. (1) 如图所示,是a、b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读数的情景。你认为读数时视线不正确的是(选填“a”或“b”),这位同学的读数会比真实值(选填“小”或“大”)。正确读数时测出该物体的长度为cm;

    2. (2)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①图甲是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此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②图乙中(选填“A”或“B”)图表示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

      ③从图甲可以看出,本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写出一个缩短这个时间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 22. (2020八下·韶关期末)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图片_x0020_120262491 图片_x0020_961655165

    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 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N;表格中标有“ ”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2. (2) 通过分析比较第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 (3) 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选填“无关”或“有关”);
    4. (4) 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四、计算题
  • 23. (2024九上·麒麟期末)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浸没在酒精中,稳定后它的示数变为 , 此时酒精的深度为 , 已知酒精的密度 , 求:


    1. (1) 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
    2. (2) 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 24. (2020八上·临颍期中)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要鸣笛。一列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是108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
    1. (1) 火车的车速是多少米每秒?
    2. (2) 从司机鸣笛至2s后听到回声,火车运行了多远?
    3. (3) 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