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0课《曹刿论...

更新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又何间焉(jiàn)     牺牲玉帛(bó) B . 遂逐齐师(suí)     下视其辙(zhé) C . 望其旗靡(mǐ)     肉食者谋之(móu) D . 小信未孚(fú)     公将驰之(chí)
  • 2. 有同学摘录了下面一段关于凤凰山历史简介的语句,但语序错乱,请你帮忙找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他见到这儿人烟稀少、风景秀丽,便在此隐居下来。

    ②南宋末年,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鳞为躲避元军,携二子历经艰难,几经辗转,来到凤凰山下的岭下村。

    ③文应鳞便在山顶建一小楼,夕阳斜下,凭楼远眺,见家无炊烟者,便送粮赈济,百姓感激其恩德,称此楼为望烟楼。

    ④当时正值荒年,人民生活困苦。

    ⑤700多年来,文氏子孙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成为宝安一大望族。

    A . ②①④⑤③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②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③⑤
  • 3. 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 . 小大之    C . 战,曹刿请见 D . 可以一战
  • 5. (2023九下·本溪月考)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A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B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C . 表是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 .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战国时代思想家孟子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本散文集。
二、语段阅读
  • 6. 学校开展以“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文化 chóng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A,还被认为是 B,更被尊奉为C。

    心胸huò达、互相谦让,个人才能和乐,邻里才能和mù,在① 的《灯笼》中,晚上村头的那一挂红灯笼给孤行客带去的慰藉,何尝不是“和”的外现。开放包容、交流融通,社会才能和谐,世界才能和平,在《礼记》的《》中,孔子用理想的“大同”社会表达对“和”的憧憬……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诸如此类,都离不开“以和为贵”。

    “和”是和谐,人类文明因丰富多cǎi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平等,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____,____,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1. (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

      chóng

      huò

      和 mù

      丰富多cǎi

    2. (2) 在①②两处分别填上作者和篇名。

       ②

    3. (3) 填入 A、B、C处的语句,顺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德养性的关键②国家共处的原则③社会交往的准绳

      A . ①③②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4. (4) 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三、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乙】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伤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同“饰”,巧饰。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肉食者 , 未能远谋  鄙:    

      小惠未       遍:

      亲长长            亲: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2. (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 (4) 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这些取胜的要素,对于现代国家或人生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呢?请选一个角度谈一谈。
四、综合性学习
  • 8. 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2. (2) 【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3. (3) 【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