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2024届高考思想政治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以下选项与这一论断的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
    A .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B .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C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2.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此可知( )

    ①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新质生产力以创造巨大社会财富为显著特点

    ③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改革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近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潜力。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②提振老年群体消费意愿

    ③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拓展适老消费新场景和新空间

    ⑤发挥市场在养老公共服务中的决定性作用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⑤→④→②→③ D . ⑤→③→②→④
  • 4.  从总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下图反映的是2020—2023年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总额在逐年下降

    ②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上行趋势

    ③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④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初显端倪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黄河安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实现了70多年秋伏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了12次大洪水,创造了这条“地上悬河”的治理奇迹,保卫和守护了人民的家园平安。治理黄河的实践( )

    ①实现了我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体现党是履行国家职能的重要力量

    ④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近年来,某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了357个代表联络“站、室、点”,同时搭建网上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以“大宣传、访民情、问民生、汇民智、解民忧”为主题,以走访一次选民、提出一条代表建议等为主要内容,明确代表履职的具体要求,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人大代表行使选举权和提案权

    ②人大代表更好地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

    ③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

    ④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推出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人民法院案例库,现已收录案例3711件。公众可以透过案例知晓相关权利义务,了解相关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开放( )

    ①推动裁判结果符合公众舆论,提升调解的成功率

    ②有助于增强公众法治意识,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③体现法院法律监督机关的担当,推进司法公开公正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让法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天文学家通过“质光比”推测出宇宙之中还存在看不见的物质,将其取名为“暗物质”,并尝试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能以更高灵敏度和更宽质量范围探寻“暗物质”。相关数据显示,人类离“暗物质”可能又近了一步。这说明( )

    ①已有的认识结构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反映

    ②世界上存在着尚未认识和无法认识的事物

    ③实验手段和工具的更新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是科学发现的最终源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海军女兵唐晓菁是航母山东舰上的引导员,负责引导舰载机就位、起飞。舰载机一般是逆风飞行,她要顶着6至7级大风在甲板上来回奔跑就位,还要扛着40斤的系留索去固定飞机。她说,我原来觉得瘦点好,现在希望再胖一点,才能在甲板上稳得住,做好放飞工作。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人的价值判断以主体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③事物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其价值判断的改变而改变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因地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剪纸的内容包括传统的龙腾盛世、松鹤同春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如今,将数字技术与文化符号相结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元素以及剪纸技艺,呈现出一幅幅数字藏品,这为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 )

    ①剪纸艺术作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②剪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

    ③剪纸数字化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④剪纸和科技的结合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联合国设立的中央应急基金是确保陷入危机的人们获得人道主义援助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由于捐助方的支持减少和人道主义需求飙升,该基金严重不足。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承诺中国将继续向该基金捐款,并表示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协调作用,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重大挑战。据此可以看出( )

    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应该由安理会来承担

    ②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积极参与者

    ③中央应急基金能满足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需要

    ④应对国际人道主义危机需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采取两党制的某国2024年大选,参加竞选的两大百党都声称,如果是对方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必将导致该国的民主被削弱。对此有学评价,当双方都开始称对方是民主的威胁时,该国民主出现“正在解体”的征兆。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两党制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的弊端

    ②参加选举是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

    ③两党制有可能导致轮流坐庄或是恶性竞争

    ④党派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公布了2023年GDP的增长率,其中中国增长5.2%,美国增长2.5%,法国增长0.9%,欧元区及欧盟仅增长0.5%,德国为负增长。依据上述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传统强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

    ②西方的贸易保护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

    ③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超过欧美平均水平

    ④世界经济呈现出整体强劲复苏的趋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甲男和乙女于2023年国庆前夕登记结婚,婚后双方对夫妻财产归属及处理问题未作明确约定。关于甲乙一人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实施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因购买股票所获10万元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②乙因发表短篇小说所获3万元稿酬属于其个人财产

    ③甲因购买自己喜欢的名表向丁某借款8万元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④乙获得其父所赠一辆价值为20万元的小轿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现在的优质热门网络文学创作多以未来科技、时代浪潮等为关键词,种类繁多。有观点认为“只有实现多种题材的交相辉映,才能为网络文学打开更广阔的视界”。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

    ①只要实现多种题材的交相辉映,就能为网络文学打开更广阔的视界

    ②只有为网络文学打开更广阔的视界,才能让多种题材的作品交相辉映

    ③如果未能实现多种题材的交相辉映,就不能为网络文学打开更广阔的视界

    ④如果要为网络文学打开更广阔的视界,就必须先实现多种题材的交相辉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4年1月1日,全国新年登高健斗大会上会场活动如期举行。万余名登山爱好者分时段、分批次出发,共同表达了个民健身的美好愿景。以“所有全民健身活动都应办在群众身边”为前提构造正确的三段论,后续部分可以是( )

    ①所有登高运动都是全民健身活动,因此,所有登高运动都应办在群众身边

    ②所有登高运动都不是全民健身活动,因此,所有登高运动都不应办在群众身边

    ③有些登高运动不是全民健身活动,因此,有些登高运动不应办在群众身边

    ④有些登高运动不应办在群众身边,因此,有些登高运动不是全民健身活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材料一 近年来,贵州省各地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完善党员干部包联走访群众制度,提升党群服务效能;加强源头治理,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整合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力量,聚众人智慧,让服务更精准、成效更显著;通过“互联网+基层治理”,做到信息动态随时采、矛盾纠纷随时调、任务要求随时达,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材料二 贵州省某村紧紧围绕组织强村、人才振村、网格治村目标,通过组织发动、党员能动,先后吸纳12名优秀青年参与村级事务治理,在他们的参与带动下,该村构建起“两带三园”产业发展格局,包括油茶产业带和板栗产业带,建成示范种植园、采摘体验园、观光植物园,实现了组织强、队伍精、产业旺、治理好的美丽嬗变。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贵州基层治理实践是如何体现“大抓基层”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新时代青年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应该如何作为。
  • 18.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 19.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李某将一套自有房屋出租给刘某,租期从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租金为15万元。刘某入住一段时间后欲购买该房屋,便与李某商谈。二人的微信对话内容如下:

    据此,刘某认为自己已经在与李某协商买房事宜,且约好用租金抵房款,现李某反悔,故李某应向其返还已支付的房屋租金。双方协商未果,刘某诉至当地法院。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订立合同的过程角度,分析说明刘某与李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并陈述理由。

  • 20.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2023年,贵州推动旅游加快复苏,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陕西文旅产业8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7729.86亿元,全年接待省外游客1.09亿人次,同比增长271.94%;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黑龙江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5.1%和213.8%。

    材料二 文旅“出圈”的背后,是各地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业兴”带“百业旺”的文旅大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实干之举:贵州聚焦“三大要素”,深入推进“四大行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展四季旅游产品开发促销行动,推动多地创建5A级景区,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陕西新增2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试点、1个全国“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一黑龙江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1. (1)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请你构建“一业兴”带“百业旺”的文旅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出合理化建议。
    2. (2) 贵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请你创意一个文化旅游活动,并概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