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 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以合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C .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D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2.  某化石采集队在图所示三个不同地层内分别挖掘到甲、乙、丙三种不同种生物的化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可能比甲更高等 B . 三种生物中,丙生物可能最低等、简单 C . 丙生物所在地层中,不可能有高等生物的化石 D . 乙生物所在地层中,不可能形成低等、简单生物的化石
  • 3.  关于人类的进化历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直立人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 B . 有证据表明,随着环境的变迁,古猿进化成现代猿,现代猿再进化成现代人 C . 人类的进化发展依次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D . 脑容量的逐渐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 4. (2017八下·雅安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 . 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C . 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 . 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 5.  现有A、B、C、D四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
    A . A和B B . B和C C . D和A D . 都一样
  • 6.  “海中之花”——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 . 由口排出 B . 由肛门排出 C . 由胞肛排出 D . 由细胞膜排出
  • 7.  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 . 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 . 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 . 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 8.  比较草履虫与衣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单细胞生物   ②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③能量转换器都是叶绿体④都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⑤都有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A . ①⑤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⑤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发现了桃树、侧柏、三叶草、油松、月季、杉树等多种植物,他们将这些植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桃树、三叶草、月季,一类是侧柏、油松、杉树。请问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 根的形态 B . 茎叶形态 C . 有无种子 D . 种子外有无果皮
  • 10.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钱属于苔藓植物,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B .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类群,其果实叫白果 C .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D .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11.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 C .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D . 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 12.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 . 哺乳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软体动物 D . 节肢动物
  • 13.  同学们在科普馆按照脊椎动物进化的路线开展研学,有以下动物①白鳍豚、②眼镜蛇、③朱鹮、④海马、⑤虎纹蛙,它们的出现顺序是(    )

    A . ④→⑤→②→①→③ B . ④→②→③→⑤→① C . ①→⑤→②→③→④ D . ④→⑤→②→③→①
  • 14.  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原因是(  )
    A . 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 B . 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C . 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 D . 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
  • 15.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生命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B . 蚯蚓的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 . 蜥蜴具有发达的肺,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 . 家鸽具有发达的气囊,在飞行时只用气囊就可进行气体交换
二、分析填空题
  • 16.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填字母)。

    2. (2) A诗句和B诗句中的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以适应飞行。
    3. (3) 黑枕黄鹂,它的学名为Oniolus chinensis,其中属名是,这种命名方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创立的法。
    4. (4) 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是。在越大的分类单位中,生物彼此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
  • 17.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不可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的问题:
    1. (1) 某种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植物。
    2. (2) 某种植物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植物。
    3. (3) 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其实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你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如
    4. (4) 假如在森林中迷了路,你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的?

      ①苔藓植物生活在(填“干燥”或“阴湿”)的环境中。

      ②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植物多?(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③树干上长有苔藓植物多的一面朝(填“南”或“北”)。

      好!现在你已经能确认方向了。

  • 18.  多姿多彩的生物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研学过程中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的①是图甲中的,该生物的细胞(“有”或“没有”)细胞核。
    2. (2) 图甲中的蕨是乙中的,依靠繁殖后代。
    3. (3) 图甲中的向日葵是图乙中的,属于植物,其种子外有包被,是植物进化的最高等类群。
    4. (4) 图甲中蝴蝶是图乙中的,一般具有两对翅,对足。
    5. (5) ⑤和⑥分别是图甲的。⑤适应环境的特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 19.  图一中A~H为各类生物;图二为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行为,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小明依据将图一中的生物分为ACDEFGH/B两大类;B类生物得以延续的方式是;将图中的动物依据结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E是属于被子植物中的植物(选填“单子叶”或“双子叶”)
    2. (2) F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用呼吸。经调查,此类动物数量逐渐减少,从生活环境分析数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3. (3) 从获得途径看,图二中的夜蛾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产生的逃生行为属于,与图一中(填字母)生物同纲不同目,它们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请写出1条此类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
    4. (4) H蝙蝠的前肢变为翼手可以在空中飞行。但它不属于鸟类它属于,此类动物的特征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0.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类型

    地点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污染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 (1) 桦尺蛾的体色本身就存在着不同,有深色和浅色之分,这是一种(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 (2)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繁殖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
    3. (3) 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是的,而环境的选择是的(两空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4. (4)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5. (5) 如果工业区严格控制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将对桦尺蛾的类型和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6. (6) 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