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发现了4.25亿年前的古鱼类初始全颌鱼化石。该化石为还原“从鱼到人”演化史提供了关键证据。该证据属于支持生物进化论的(   )
    A . 直接证据 B .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 胚胎学证据 D . 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 2. 每年秋季,全国多地都会有较多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下列关于支原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支原体通过染色质控制ATP酶合成 B . 支原体的核糖体形成会与核仁无关 C . 支原体与病毒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 支原体具有联系紧密的生物膜系统
  • 3. 2023年广东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调查工作中新增记录的野生植物共有15种,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不超过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珍贵的基因资源 B . 应采用样方法统计短穗刺蕊草种群数量 C . 保护短穗刺蕊草只能采取迁移种植的办法 D . 15 种野生植物的全部基因形成一个基因库
  • 4. 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当细胞受到凋亡信号刺激,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并与A蛋白结合可引起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线粒体的嵴上有细胞色素c的存在 B . 释放细胞色素c能促进线粒体合成ATP C . A蛋白的结构改变后可能引发细胞癌变 D . 细胞凋亡的过程受遗传机制的严格调控
  • 5. 离子通道Piezo1 由三个Piezol 蛋白组成。该通道感受机械力刺激后开放,引起Ca2+内流,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相关因子转录,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等病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a2+通过该通道时需要消耗ATP B . Ca2+先与该通道结合,再迅速内流 C . 敲除Piezo1基因后,可延缓心肌细胞肥大进程 D . 该通道开放时,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都能通过
  • 6. 北美印第安人采用“三姐妹种植法”,把玉米、菜豆和南瓜混合种植。豆类攀爬玉米茎秆获得更多阳光,玉米因豆类获得大量氮肥,低矮带刺的南瓜叶片可以土壤保湿和抑制杂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群落的种间关系既有原始合作也有互利共生 B . 三种植物的生态位相似,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C . 三种植物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定的镶嵌分布 D . 与单一栽培农业相比,这种混合种植更具优势
  • 7. 2024 年春运期间,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大量旅客滞留在湖南等地高速公路上。政府部门和志愿者为旅客免费提供热水和食物,这些措施可以(   )
    A . 减少旅客紧张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 B . 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保持水盐平衡 C . 通过反射活动促使皮肤的血管收缩 D . 避免长时间滞留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 8. 条斑紫菜(日常零吃的海苔)原生质体呈紫绿色:拟线紫菜的原生质体呈紫红色。研究者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上述两种紫菜培育成杂种紫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了提取两种紫菜的原生质体,可使用蛋白酶以去除细胞壁 B . 原生质体需在低渗溶液中长期保存,以防止过度失水而死亡 C . 可用台盼蓝染液检测原生质体活力,活的原生质体被染成蓝色 D . 利用PEG诱导融合,可据原生质体颜色差异判断融合是否成功
  • 9. 决定果蝇红眼(W)和白眼(w)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段上,经检测发现纯合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眼睛细胞中的红色色素含量相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w基因可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眼色性状 B . 纯合红眼雌蝇体细胞中W基因的数量多于红眼雄蝇 C . 检测结果表明W基因在雌雄果蝇中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 D . 推测纯合红眼雌蝇眼睛细胞中W基因的表达效率比红眼雄蝇高
  • 10. 世界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是由我国制造的“神二”系统完成的。航天员的“脑”想象动作,由脑机交互芯片识别脑电波、解码、编码航天员的意念指令,再由“机”(机械设备、机器人等)完成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脑”是指能够产生意念指令的下丘脑 B . “机”主要相当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 . 用意念控制机器人完成动作属于条件反射 D . 脑机交互类似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 11. 为探究人工膜通过H+的跨膜转运合成ATP的机制,科学家在脂质体(一种人工膜)上分别嵌入细菌紫膜质(一种膜蛋白)和ATP合成酶,光照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能先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再为H+进入脂质体内部供能 B . ATP合成酶既可催化ATP的合成,又是H+协助扩散的通道 C . 照射细菌紫膜质由强光变为弱光时,ATP的合成速率显著上升 D . 推测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上也存在图中所示的能量转换机制
  • 12.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相关叙述不匹配的是(   )
    A . 假说演绎法: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B . 构建模型法:认识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 C . 减法原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D . 不完全归纳法: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 13. 水稻种子中储备的淀粉能被α-淀粉酶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和能量。为研究盐胁迫条件下赤霉素(GA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检测不同处理后水稻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GA3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B . 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C . GA3可以通过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发挥作用 D . 施加适量的外源GA3有利于在盐碱地种植水稻
  • 14. 关于酶的理论,先有“锁钥”学说, 观点是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反应前后酶结构不变;后有“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在底物的诱导下,才形成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图示。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S酶可催化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说明酶不一定具有专一性 B . S酶催化CU反应后,可继续催化CTH水解,说明S酶具有高效性 C . 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生改变,更加支持“锁钥”学说 D . 据“诱导契合”学说推测,S酶催化CTH反应后,SCTH 的构象被固化
  • 15. 药厂生产土霉素(一种常用抗生素)会产生大量含有残留土霉素、未代谢的有机物的菌渣(TMD)。把菌渣和玉米秸秆(CS) 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促进微生物吸收、氧化和分解菌渣,实现废物无害化。为提高好氧堆肥降解土霉素的效果,研究人员研发复合微生物菌剂(CMI)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用菌渣直接作为肥料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B . 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 C . 复合微生物菌剂应具备自养、嗜热、相互不影响生长等特点 D . 好氧堆肥的堆体温度变化并不是影响土霉素降解的主要因素
  • 16. 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传统方法常受限于限制酶识别序列。科研人员研发了新的DNA重组方法: In-Fusion技术。该技术关键是要在目的基因两端构建与线性化质粒末端相同的DNA序列(即同源序列),然后用In-Fusion酶处理,使同源序列形成黏性末端,最终形成的重组质粒会在受体细胞内形成完整的重组序列。主要操作过程如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推测In-Fusion酶的作用是识别同源序列、形成黏性末端、连接磷酸二酯键 B . 载体A端和B端的序列不同,可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及自身环化 C . 形成重组质粒时,如果温度远高于50℃,黏性末端的碱基不容易互补配对 D . 该技术无需识别特定切割位点,需识别目的基因与线性质粒任意同源序列
二、非选择题
  • 17. 番茄喜温,冷害(零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是栽种番茄时常遇到的-种自然灾害。硅作为植物生长中的有益元素,能增强植物的逆境耐受性。为探究外源硅对番茄幼苗低温耐受性的机制,研究小组以某品种番茄幼苗开展实验,B、C、D组均处于会造成冷害的同-低温条件,C、D组分别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离子硅、纳米硅溶液,培养9天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表。

    组别

    处理

    结合水

    /自由水(%)

    自由水含量

    (%)

    叶绿素含量

    (mg·g-1

    气孔导度

    (mol·m-2·s-1

    净光合速率

    (µmol)·m-2·s-1

    总根体积

    (cm3

    A

    常温+蒸馏水

    2.56

    2.33

    2.56

    0.21

    10.88

    2.14

    B

    低温+蒸馏水

    ?

    0.61

    1.54

    0.04

    5.97

    1.61

    C

    低温+离子硅

    4.69

    1.25

    1.73

    0.17

    7.21

    2.23

    D

    低温+纳米硅

    2.47

    2.01

    1.65

    0.12

    7.22

    2.6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番茄幼苗对低温有不同的适应方式,据表推测,低温环境下,番茄细胞结合水自由水比值的变化是 , 从而避免低温对细胞的损害;喷施外源硅可适度(填“提升”或“降低”)细胞的水分代谢,根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性变化是 从而增强番茄幼苗的低温耐受性。
    2. (2) 据表1分析,外源硅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依据是因此在低温条件下,喷施外源硅可通过调整幼苗体内水分进而缓解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机制是
    3. (3) 结合该研究成果,当气象台发出低温天气预警后,请你给出缓解冷害的建议:
  • 18. 明嘉靖《新宁县志》记载“川岛海域盛产蚝(学名牡蛎)”。野生牡蛎在海洋中固着于硬底基质上生长繁殖,吸引众多海洋生物群聚而生,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牡蛎礁生境。牡蛎礁通过积聚沉积物、有机碎屑被不同生物摄食或分解等多种方式,实现净化水体的作用。为研究牡蛎礁对海洋生物及环境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在牡蛎生长的部分海域中人工建构了牡蛎礁区,部分数据见表。

    分组

    多样性指数(H)

    生物量(g/m3

    游泳动物单位捕捞量(kg/km2·h)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游泳动物

    底栖动物

    浮游动物

    游泳动物

    底栖动物

     

    有礁区

    3.04

    2.63

    1.98

    3.10

    156.84

    9798.04

    125.12

    1126.92

    无礁区

    2.81

    2.42

    1.67

    2.90

    94.09

    6060.74

    75.35

    269.91

    注:当H值越大,表示种类越多。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表分析,牡蛎礁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 (2) 在人工构建牡蛎礁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选取合适的牡蛎品种及温度、盐度等适宜的环境,以达提升水质效果;礁体构造出复杂的三维生境,为其它动物提供栖息、觅食等场所;适当增加硬底基质有利于贝类生长,以提高捕捞量等。以上措施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包括。据表数据可知,构建牡蛎礁更有利于底栖动物生长,其原因可能是
    3. (3) 近100年,受过度采捕、环境污染、海岸带开发等因素影响,全球85%的牡蛎礁已退化或消失。近年,我国逐步开启牡蛎礁修复试点项目。开展牡蛎礁修复前,需开展可行性调研,请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角度设计一项调研的问题:
  • 19. 糖尿病除表现为高血糖外,还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古代称为“消渴症”。《本草纲目》曾记载桑叶能“止消渴”。为开发药食同源的天然药物,降低西药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空白组为健康小鼠),以桑叶水提取物等分别进行灌胃处理,实验处理及部分结果如表。

    组别

    剂量

    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值(mmol/L)

    胰岛素值(mIU/L)

    0周

    4周

    空白组

    等量蒸馏水

    4.69

    4.93

    7.64

    模型组

    22.08

    21.31

    20.96

    桑叶水提取物组

    800mg/kg

    21.58

    15.13

    14.06

    桑叶醇提取物组

    500mg/kg

    22.35

    15.28

    14.96

    桑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2∶1)

    300mg/kg

    21.83

    13.00

    13.44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进入肝、肌肉合成和转变为甘油三酯,从而降低血糖。建立模型小鼠时,要对健康小鼠腹腔注射适量的,处理后小鼠的胰岛素分泌量,因此推测模型组小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
    2. (2) 研究发现,多糖与黄酮分别是桑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中主要发挥降血糖效应的物质,分析数据可知两者有较强的作用,降血糖效应比单独作用更强。有人认为,本实验结果提示桑叶不能单一用于治疗糖尿病,可能更适合用于辅助治疗,依据是
    3. (3) 为进一步研发与桑叶有关的治疗药物,可在本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
  • 20. 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异种移植)或是解决全球器官紧缺的办法之一。研究团队对猪肾内皮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改造后,得到了3种工程细胞和可提供异种移植肾源的供体猪。具体流程及部分测量数据如图示。

    1. (1) 研究证实供体猪的3个聚糖抗原基因(3KO)会引致人类、猴等受体的组织不相容。若以未经改造的猪肾作为异体肾源进行器官移植,受体动物的细胞和抗体都有可能对供体器官产生特异性攻击效应,导致出现现象。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敲除肾内皮细胞的3KO,该技术需人工设计一种“向导”RNA,其部分序列与3KO遵循原则结合,并引导Cas9蛋白断裂DNA双链,从而敲除3KO。
    2. (2) 研究表明7个人类基因(7TG)可增加不同物种之间的兼容性。获取7TG的方法有。(答出一种即可)。
    3. (3) 为验证敲除3KO、插入7TG对异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将三组细胞与受体猴血清共孵育,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测量裂解细胞数如图示。据此得出结论:

    4. (4) 供体猪器官常携带多种病毒,其中部分病毒潜在人畜传播风险。例如已有实验证明PERV(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整合到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试分析若给人进行异种移植,PERV的基因可能通过供体猪器官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途径。因此,为确保安全,对已构建好的3KO.7TG.细胞需要进行灭活PERV处理,且在临床试行前须在动物模型中测试。
    5. (5) 从3KO.7TG.RI.细胞通过④过程构建供体猪所利用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有。(至少答出一种)
  • 21. 水稻是我国第-大粮食作物,极端高温天气可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水稻的高温抗性与其基因组中的序列I相关,品系C (抗高温非洲稻)和W (农艺性状优良但不抗高温的亚洲稻)的相关序列分别记为TC和TW
    1. (1) 为验证品系C与品系W高温抗性的差异是否与序列T的差异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图a方法选育出品系N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b示)。选育的品系N除序列T来源于品系C(TC纯合)外,其他遗传背景要尽可能与品系W相同。

      ①已知A、a和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均不位于序列T所在的染色体上。若品系C的基因型为AABB,品系W的基因型为aabb,选育品系N过程中F2代a的基因频率为,F3中aabb基因型频率为。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回交后代的遗传背景逐渐向品系W偏移。

      ②图a中Fn经过筛选后还需 (填“自交”、“与品系C杂交”、“与品系W杂交”),从所得的子代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系N。

      ③图b中对照品系应选用品系

    2. (2) 进一步研究发现,序列T中有两个调控高温抗性的基因TI和T2,分别表达T1蛋白和T2蛋白。为探究两种蛋白调控水稻高温抗性的机制,研究人员将T1和T2蛋白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标记,观察常温和高温环境下W品系和C品系叶肉细胞中的荧光分布情况和叶绿体形态变化,结果见图。

      ①高温条件下品系W叶肉细胞叶绿体功能异常,据图a推测原因是在叶绿体内积累,对叶绿体造成破坏。

      ②由图b可知,品系C与品系W中的T1蛋白在功能上存在差异,据图推测品系C耐热性更强的分子机制是:在高温环境下,品系C叶肉细胞,从而在高温中保护了叶绿体。

    3. (3) 选育的品系N具有品系W优良特性的同时,已具有一定的高温抗性。为进一步增强其耐热性能,请根据上述对T1、T2蛋白的研究结论,在分子水平上提出一项改进思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